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年份(年) | 1905 | 1958 | 1990 | 2000 |
空气中二氧化碳所占的体积(m3/10000m3) | 28 | 31 | 35 | 37材料二:如图1“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含碳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材料三: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2为碳-氧平衡示意图. (1)孙悟同学根据上述材料一表中的数据绘制了如图3的一幅柱形图,但还没画完,请你补充. (2)分析材料三图2中的 ②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三图2中的①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什么? 多植树造林等 多植树造林等 .(4)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以下做法可以减少“碳足迹”的是 B B .A.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其基因组的大部分可排序区域几乎没有区别. 材料二 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曾经在刚果国家公园的一处沼泽地捕捉到大猩猩使用工具的现场镜头:一只被科学家称为利亚的雌性大猩猩在过河时使用树枝测量水深.当时利亚打算趟过一个看起来并不深的小水塘,但是它下水后刚走了几步就发现水已经没到了它的腰部.于是利亚返回岸上,从一棵枯树上拽下一段长树枝,它拿着树枝再次走进水中,一边走一边测量前方的深度,直到前进了9米多才返回. (1)资料一说明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 原始祖先 原始祖先 ,即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 .(2)资料二说明大猩猩具有 使用简单工具 使用简单工具 的能力.(3)大猩猩和黑猩猩都是 类人猿 类人猿 .(4)(多选)人类与大猩猩、黑猩猩相区别的特点有 ABDF ABDF A.直立行走 B.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C.足有五趾 D.具有语言 E.两眼生在前方 F.大脑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1年仅为8.5%了,并且因遮蔽地面的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植物已经绝迹. 材料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顷,30年后竟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材料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 (1)材料一说明造成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是生存环境的 改变和破坏 改变和破坏 及过度(掠夺式的) 过度(掠夺式的) 开发利用.(3)材料三说明由于 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 入侵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4)以上材料说明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 生物种类 相联系,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5)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为了减少物种的丧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该怎样做? 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 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