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有科学性错误(  )
A.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探究呼吸作用,选用萌发的种子比正在生长植物体,不用考虑阳光的影响
D.在天气晴朗的上午10时,用钻有直径为1cm左右的小孔的锡箔纸将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而被锡箔纸遮住的部分则呈白色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_{叶绿体}^{光能}$有机物+氧+能量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A、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根据见光后有没有淀粉生成来判断有没有发生光合作用.所以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将原有的有机物淀粉耗尽运走,A正确.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B正确.
C、探究呼吸作用,选用萌发的种子比正在生长植物体好操作,原因是不用考虑阳光的影响,C正确.
D、没有进行暗处理,叶片中的淀粉没有耗尽,故经过处理后,各部分均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点评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联系、互为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应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立体种植B.中耕松土C.反季节播种D.施肥有机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自然界的细菌、真菌等突然消失,则将会出现D
A.没有什么影响
B.动物和人类不会患病
C.植物就没有病虫害
D.动植物的遗体堆积如山
(2)动物不仅能维持生态平衡,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绿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中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引起人体产生图中抗体的物质是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液体的蒸发.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著名的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未打断瓶颈时,甲瓶肉汤不变质,乙瓶的变质
B.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
C.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是否煮沸”
D.此实验证明“细菌是由原来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量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肱动脉血压
B.心脏有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C.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D.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吸收的主要器官B,有暂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是A,最长的消化器管是B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