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大多数物种繁殖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现存数量 | |
B. |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 | |
C. | 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能够逐代积累 | |
D. | 环境对生物变化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
分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 解:A、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多数物种繁殖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现存数量,故A正确;
B、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因此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故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能够逐代积累,故C正确;
D、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生物变化的选择是定向的,即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自然选择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过程,过程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实质上是由相关的基因决定的 | |
B. | 人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 | |
C. | 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 |
D. | 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⑤ | B. | ①③⑤ | C. | ②③⑤⑥ | D. | ①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菜豆种子的胚由甲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 B. | 乙图中的a是由甲图中的③发育成的 | ||
C. | 丙图中的A和B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 D. | 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的②发育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超级细菌”细胞核大,繁殖能力超强 | |
B. | 抗生素的选择和细菌的变异都是定向的 | |
C. | 新品种抗生素的使用不会影响“超级细菌”的进化 | |
D. | “超级细菌”的形成是抗生素不断选择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的水分 | B. | 阳光 | C. | 充足的空气 | D. | 适宜的温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