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D.蜣螂的活动使土壤更加肥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大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故“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大树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地衣是真菌和某些单细胞藻类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生体.真菌和藻类是生物,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表明生物影响改变环境,B错误;沙漠地区干旱缺水,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C正确;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错误。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 确的是
A.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
B. 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C. 有利于保护声带
D.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列的8个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扣求食的金鱼喂它 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 _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美国红雀喂鱼得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头和牛奶的行为是在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分析资料一,并说出其中动物通过运动完成自己行为的两个实例.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物生长的现象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D.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
A.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 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C.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D.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春秋时代起,蝗灾在中国发生过800余次。我国古书有“旱极而蝗”的记载,意思说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蝗灾发生时,危害面积非常大,可达数千平方公里。分析上述资料,请回答:
(1)蝗虫迁移迅速,危害面积大,是因为其身体具有 和 等运动器官,它最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2)蝗虫适于干旱的陆地环境,与外骨骼作用是分不开的,它不仅能 和 内部柔软器官,还能防止体内 蒸发。
(3)蝗虫属于昆虫,它与蜘蛛、虾、蜈蚣等动物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归属于 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流感、结核、足癣和蛔虫病都是人体常见传染病,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流感与结核的病原体相比较,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结核与足癬的病原体相比较,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
(2)蛔虫比涡虫高等,其消化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3)为防止结核病,要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________。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________。
(4)从病原体的类型上看,艾滋病和上述四种传染病中的________归为一类。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________,使人体不能抵御其他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