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和②所代表的动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③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 .
(2)图中动物类群④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_________ , 体表被________.
(3)植物类群⑤的________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4)能证明④可能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证据是________化石.
(5)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规律.
【答案】 两栖类 哺乳类 被子植物 翼 羽毛 种子 始祖鸟 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
【解析】图中:①两栖类,②哺乳类,③被子植物,④鸟类,⑤裸子植物,结合生物的进化树来解答。
(1)由图题干中的生物进化树:可知,①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是两栖类,②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是哺乳动物;③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被子植物。
(2)图中动物类群④属于鸟类,其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
(3)植物类群⑤属于裸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繁殖后代,但是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4)图中动物类群④属于鸟类,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
(5)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管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消化。
(2)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丙最终在__________内被彻底消化。
(3)图中A是________,含有的消化液是________,能将______消化成_______;图中C是_______,能初步消化______。
(4)图 丙的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草莓是北京郊区温室里普遍种植的一种水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密闭草莓温室6点到20点之间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10点﹣12点之间,蒸腾作用强度逐渐_____;原因是中午时光照强烈,导致保卫细胞失水收缩,叶片上的______关闭。
(2)草莓白化叶病时,叶片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区域。为了探究白化叶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某同学先将患病植株___24小时,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一片白化叶进行脱色处理、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发现白色区域___,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_____。
(3)采用保鲜膜包裹的方法保存草莓,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抑制了它的____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一株果树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灌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一项节水灌溉方式,在安放滴灌管时,要让滴灌孔距离果树一定位置的两旁,否则果树的根就只向一侧生长。果树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根尖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沿着各个器官的____________运输。在乙图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在__________(填图中的标号)中。水分到达叶片后,大部分以气体的形式从乙图中的⑤散失出去。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
(2)果树根能向远处和深处生长,与根尖伸长区细胞生长和分生区细胞分裂有关。在细胞分裂时,____________会先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果树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由体内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即____________提供。
(4)甲图中的数字表示物质,字母表示生理活动。若甲中的①表示二氧化碳,则图中的________表示白天和晚上都要进行的生理活动,该图中的________表示的生理活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这一生理活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中进行。
(5)果树开花后会结出果实,果实是由花结构中的发育________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