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0年4月某地发生7.1级地震后,为防止爆发疫情,政府动用大批人员对灾区进行全面的消毒,这种措施的目的是(  )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者  ④消灭病原体.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专题:
分析: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解答:解: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干中为防止爆发疫情,政府动用大批人员对灾区进行全面的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该措施是为了②切断传播途径④消灭病原体.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苍蝇污染环境,传播多种疾病.它的发育经过了四个时期,如图.请你按发育的过程将其正确排序为(  )
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发育整个过程的起点是(  )
A、卵细胞B、精子
C、受精卵D、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步消耗
B、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流动的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D、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日常用药的做法合理的是(  )
A、服药的时间,饭前饭后无所谓,二者可任意选择
B、用药前要明确诊断
C、有病就用抗生素
D、为了快速缓解病痛大剂量用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抢救病人时,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  )
A、一次心脏挤压
B、二至三次心脏挤压
C、四至五次心脏挤压
D、三至四次心脏挤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卧龙山公园里的所有生物
B、涪江中的鱼类和水
C、我们的学校
D、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在馒头、马铃薯、苹果、萝卜等食物的切面上滴加碘液后发生的颜色变化.根据蓝色深浅的不同,定性地说明了食物中哪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较多(  )
A、蛋白质B、淀粉
C、无机盐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藻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多数藻类生活在江、河、湖、池和海洋中
B、多数藻类的结构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C、许多藻类可作为人类的食物和医药的原料
D、有些藻类可作为检测水域污染的指示虫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