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是鸟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指结构的名称:a是气管,b是气囊,c是肺.
(2)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3)家鸽的呼吸器官是肺.它吸气时,气流的流动方向是(可用图中代码填写)a→c→b.

分析 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鸟类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

解答 解:(1)图中a气管,b气囊,c肺,气囊与肺相通;
(2)家鸽身体流线型,能减少飞行阻力,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适于扇动空气飞行,因此适于空中飞翔.
(3)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气流的流动方向是:a→c→b.
故答案为:(1)气管;气囊;肺
(2)流线;阻力
(3)肺;a→c→b

点评 知道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就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怎样才能让培养瓶中的这些细胞活下去呢?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哪些物质?试试作出自己的推测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黎明时期,鱼为什么有浮头现象,天亮以后,鱼便停止了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同学为了证明蝗虫也要进行呼吸,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

(1)蝗虫在自然界中属于节肢动物.
(2)观察甲、乙两装置中红色液滴与橡皮塞之间的距离,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有人将表中的实验数据转换为柱状图(如图).
红色液滴与橡皮塞之间的距离
开始时10分钟后
甲装置9.0cm4.6cm
乙装置9.2cm9.1cm
①甲装置中,红色液滴向橡皮塞方向有明显移动.这是因为蝗虫进行了呼吸,吸收了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碱石灰吸收了二氧化碳,故装置内气体减少,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红色液滴向橡皮塞方向移动.
②上表中的数据显示: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有细微移动,请对此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乙装置中的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使装置中的气体减少,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本来就很少,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有细微移动..
③将图中乙装置的柱状图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在原细胞中先加倍,再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从而使新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鱼儿离开了水就会死亡
B.蚯蚓疏松土壤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变色龙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皮肤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大多数生物比如有性生殖的生物其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细胞经过分裂产生出更多数量的细胞,经过分化形成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把养料和氧气送给组织细胞,带走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发生在(  )
A.心脏B.C.体循环D.肺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树上结网的蜘蛛B.岩缝草丛中爬行的蜈蚣
C.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彩蝶D.水边高声歌唱的青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