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是生物进化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分别是哪种生物?A、__B、__C、__.
(2)B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能否产生__.
(3)地球上最早产生的植物是原始的__,它们生活在__里.
(4)图中的树桩应该代表的是__.
(5)由图可知,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__、从__、从__的发展规律.
【答案】 哺乳类 被子植物 两栖类 种子 单细胞的藻类 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从简单到复杂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哺乳类、被子植物、两栖类。
(2)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只有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够萌发和生长,孢子是单细胞的,生命力较弱,环境恶劣时就会死亡;而种子植物则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主要原因。
(3)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它生活在原始海洋中。
(4)图中的树桩应该代表的是原始生命。
(5)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2)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 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是 , 这种消化液对的消化有关。
(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在此部位被消化成;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其最终消化的产物是;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 发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 为AB 两个不 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请分析作答:
(1)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要有________
(2)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随着营养级 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说明能量沿着食物链传的特点是 _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表中 ________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处于更稳定的 状态,原因是 ________
(4)陆地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_______,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三种微生物的图片,仔细识图后,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分别是哪三种微生物?A、__B、__C、__
(2)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图__,它只能通过__(填“寄生”“腐生”)生活.
(3)图A中的最外层有厚厚的__,有__作用;[6]是__,它的作用是__.
(4)图A和图C相比较,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表列出了A、B、C、D四种食物(各100克)中部分主要成分,请据表回答:
(1)根据上表可以知道,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适当多吃食物(填序号)和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食物(填序号)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2)小明没吃早餐,跑操时出现了头晕恶心、心悸乏力等症状。如果从上表中选择食物,你认为他应该尽快补充的食物是(填序号),原因是。
(3)在上表列出的四种食物所含成分中,是建造和修复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它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五种动物。请看图回答问题:
(1)就生活环境而言,A~E五种动物中,水中生活的动物是______(填字母),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就主要特征而言,A~E五种动物中,具有“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等特征的动物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具有“胎生,雌性用乳汁哺育幼儿”等特征的动物是 _________(填字母)。
(3)这五种动物中,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动物是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下图是“人的由来”的概念 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处分别是:AB
(2)胎儿是在母体的中发育,并通过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同时将废物排出。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如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
(4)小林第一次遗精时很害怕,爸爸知道后,向他解释了遗精的原因。请你帮他描述精子的“行踪”:产生的精子→ → →→体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