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牛奶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膳食来源, 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应摄入 300 毫升牛奶或与之相当的奶制品。但有些人饮用牛奶后容易出现腹泻、胀气等现象,称为乳糖不耐受,阻碍了牛奶的推广。
乳糖是存在于人乳和牛乳中的一种糖类,在人体内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肠道中乳糖酶含量过少,乳糖则会被肠道中某些微生物利用,分解成乳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从而引起腹泻、胀气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乳糖酶。控制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时期“辛勤工作”,可以产生很多乳糖酶;断奶后就“收摊儿”了,产生的乳糖酶大幅度减少,消化乳糖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这种变化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关。对于大部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而言,断奶后多以含有淀粉等其他糖类的食物为食,乳糖酶就没什么作用了。其实原始人类都是乳糖不耐受的。直到 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在欧洲西北部。由于当地农业相对不发达,牛奶成了抵御饥饿的有力手段。所以,能消化牛奶的人就有了巨大的生存优势,乳糖耐受的基因也得以发扬光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比例仍然相对较高。为了减少乳糖不耐受的困扰,人们发明了各种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将其中的乳糖含量控制到人类可以承受的水平。另外,少量多次饮用牛奶、避免空腹饮奶等措施也能有效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1)饮用牛奶后,其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图 1 中的[_____]_________,消化产物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最终产生的尿素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图 2 的[______](填序号)过程排出体外。
(2)由资料可知,人体内乳糖酶的产生是受___控制的。婴儿期该酶的产生量较高,断奶后产生量大幅减少,请根据饮食习惯推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__
(3)“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这是______的结果。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在欧洲西北部,乳糖耐受基因被保留下来并遗传给后代。
(4)作为农业大国,乳糖不耐受是中国成年人的普遍现象,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酸奶是良好的牛奶替代品,主要依靠_________的发酵作用制作而成。
【答案】③ 胃 e 乳糖酶的基因 控制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时期“辛勤工作”,可以产生很多乳糖酶 变异 乳酸菌
【解析】
观图可知:图其中①是肝脏、②是大肠、③是胃、④是小肠,图2中、a表示吸收、bc表示氧气、d表示排汗、e是排尿,解答即可。
(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③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消化产物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最终产生的尿素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图2的e排尿过程排出体外。
(2)由资料可知,人体内乳糖酶的产生是受乳糖酶的基因控制的,婴儿期该酶的产生量较高,这是因为控制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时期“辛勤工作”,可以产生很多乳糖酶。
(3)直到6500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在欧洲西北部。由于当地农业相对不发达,牛奶成了抵御饥饿的有力手段。所以,能消化牛奶的人就有了巨大的生存优势,乳糖耐受的基因也得以发扬光大。所以6500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这是基因变异(突变)的结果。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在欧洲西北部,乳糖耐受基因被保留下来并遗传给后代。
(4)酸奶主要依靠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制作而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使得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 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C. 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 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那么这个女孩( )
A. 身体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1对是XX性染色体
B. 由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发育而来
C. 身体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和1对XX性染色体
D. 由含有XY性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视野如图,回答
(1)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________.
(2)有输送氧和二氧化碳作用的是[_]________.
(3)患急性炎症时数目增多的是[]________.
(4)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作用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白化病和百日咳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两种疾病,它们对应的病种是
A. 遗传病、遗传病 B. 遗传病、传染病 C. 传染病、传染病 D. 传染病、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