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金丝猴是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为保护金丝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和买卖

B. 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建立金丝猴的精子库,以保护金丝猴的遗传资源

【答案】C

【解析】

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 猕猴 B. 金丝猴

C. 长臂猿 D. 黑猩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性器官才开始发育

B.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

D. 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李明同学学习了植物生殖的知识后,想观察一下玉米是怎样结出果实、种子的,于是种了些玉米。当玉米开花时, 李明又担心玉米受粉不好,采用了人工授粉。正好他表弟来他家玩,他表弟就帮他忙。但让他气愤的是,表弟帮助授粉的玉米没有结出果实或结出的果实稀稀拉拉,子粒很少。原来表弟在采集花粉时,并没有采集玉米的花粉,而是出于好玩,采集旁边别的植物的花粉。于是他产生了疑问:植物是不是一定要接受同种植物的花粉才能结出果实呢?

(1)假如他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他重新种植了一些玉米(不考虑季节影响),并将这些玉米平均分成差不多的甲、乙两组。快开花时,将所有雄花去掉,并分别用半透明纸袋将玉米雌花穗包起来,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采集玉米花粉和油菜花粉,将玉米花粉撒到包好的甲组玉米雌花穗上,将油菜花粉撒在乙组玉米雌花穗上。根据假设可以预测,能够形成果实的一组应该是_______。要设计另一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实验不能够只种两株玉米,也不能只进行一次实验,还不能够局限于一种植物进行实验。想想其中的道理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农民在一块地里种了黄粒和白粒两个品种的玉米,结果收获时发现:在白粒的果穗上夹杂着一些黄粒。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的液体样本为某健康人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肾小管末端的尿液,表中的数据为各样本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克/100毫升),请比较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样本A是____________,与样本B相比,其蛋白质的含量大幅度降低,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作用。

(2)样本B承担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本C中如果出现血细胞,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病变所导致。

(4)健康人的样本C中不含葡萄糖,但当一次摄入过多的糖时,样本C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

A. 遗传多样性 B. 形态的多样性

C. 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D. 适应性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在对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的DNA分子分析的基础上,主张黑猩猩和大猩猩应该和人划分到一个分类属性。分析结果如下:在上述四种类人猿中,长臂猿与人类DNA分子相差最大,猩猩次之,而黑猩猩与人类DNA分子相差较小,并且小于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DNA分子的差别。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四种类人猿在进化过程中,与人类分开最早的是哪种?次之是哪两种?分开最晚的是哪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X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

1)加入唾液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能够把淀粉分解成_____

237℃水浴保温是模拟_____

3)实验中鉴定淀粉的方法是_____

4)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②号试管的X处应加入_____,与_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

5)实验结果:_____

6)实验结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属于古人类使用火的意义的是( )

A. 解放前肢B. 改善了营养

C. 有利于脑的发育D. 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