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1979年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严重危害林木和果实,树木成片枯死,人们曾大量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虫害,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寄生蜂--周氏啮小蜂,身长1mm,产卵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营养发育长大,使白蛾幼虫死亡.连续放蜂两年,白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请分析:
(1)这种以虫制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又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2)白蛾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天敌.
(3)白蛾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消费者.

分析 (1)根据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群健康进行解答;
(2)根据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的原因是没有天敌;
(3)根据白蛾以林木和果实为食分析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还不会污染环境.

解答 解:(1)生物防治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节省农药经费,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因此以虫制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2)造成生物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天敌的捕食,故白蛾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天敌;
(3)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叫做消费者,白蛾以林木和果实为食,故属于消费者.
故答案为:(1)生物防治;环境污染;
(2)没有天敌;(或天敌数量不足)
(3)消费者.

点评 本题是生物防治的有关知识,其相对于农药防治有其很大的优点,如维持生态平衡,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
A.胚乳B.胚轴C.胚根D.胚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位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物种.他分析认为该物种在较长的历史年代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种的化石只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和较新的岩石层中
C.该物种经历了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
D.该古生物学家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指的是膈肌,图(二)所示曲线中的b-c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请结合图(一)、图(二)完整叙述人体的吸气过程: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整个胸廓的容积变大,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肺扩张,完成吸气动作.
(2)图(三)中1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为心脏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标号⑧表示的名称是肺静脉;
(2)流静脉血的血管有①②④⑦(填标号);
(3)体循环的途径可表示为(填中文名称):⑩→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①和④→右心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  )
A.生物能够 影响环境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能够适应生物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吸烟、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烟提神,并促进脑发育B.吸烟导致肺癌发病率上升
C.吸毒一旦染上很难戒掉D.吸毒严重危害社会安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青少年每天喝一定量的牛奶可促进身体生长,增强体质,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  )
A.维生素A 和钙B.蛋白质和维生素AC.蛋白质和钙D.维生素A和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7.器官就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