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关于图,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图可表示人体体循环B.甲类血为静脉血
C.甲类血所在的血管为静脉D.此图中的心室壁为心脏四腔中最厚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循环路线如下:

体循环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 解:A、此图经过心室→肺→心房,因此可表示人体肺循环,A错误;
B、在人体的血管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经过肺里的气体交换后,含氧量增加,颜色变得鲜红,成为动脉血,B正确;
C、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根据图示可知甲血管表示肺动脉,C错误;
D、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此图中的心室壁为心脏右心室,不是最厚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系统途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位血型为B型的患者,大量失血后,最好给他输入(  )
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如果视野从甲图变成乙图,需要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向左移动载玻片,再转动转换器B.向右移动载玻片,再转动转换器
C.转动转换器,再向左移动载玻片D.转动转换器,再向右移动载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④→②→③→①→⑤D.①→③→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图中组成新大豆的幼体的结构包括(  )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描述与“蛇适于陆地生活”有关的是(  )
A.体温恒定B.体表辅助呼吸C.陆上产卵D.胎生哺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六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并编号,在广口瓶中各加入约500mL 0.01g/mL NaHCO3溶液(保持瓶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后,用冷开水(可以除去水中的氧气)充满.取3(6)等份黑藻分别放入上述装置的广口瓶中.
②将六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③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结果如表:
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20W50W75W100W200W500W
1.85.09.012.021.019.0
1.85.38.011.520.018.0
2.05.08.012.020.019.0
均值1.875.18.311.8320.318.70
请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强度.实验设计中采取放入暗室,等距离放置台灯,并使用相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2)根据装置图,表中的实验数据你会选择使用D
A.组一           B.组二             C.组三           D.均值
你的理由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你认为表中测得的氧气量能不能判断为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不能
说出你的理由:因为黑藻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4)根据表中数据,描述光照强度和氧气的释放量的关系在20-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但光照强度达500W时氧气量反而降低.
(5)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结论是:适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通过光合作用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液  体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  温37摄氏度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ml的清水,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2)此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为不变蓝.
(3)此实验要把试管放在37摄氏度的水浴中,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该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