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 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分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解答 解: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可知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传染性;流行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小明曾经将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中,发现蚯蚓会很快死亡,这是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人的精子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  )
A.22条+YB.22条+XC.22对+X或22对+YD.22条+X或22条+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小刚是一个健康的男孩,他父亲遗传给他的染色体是(  )
A.22条+YB.YC.22条+XYD.22条+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给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其接种的疫苗和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  )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实验小组探究“裸地、草地、灌丛中细菌和真菌分布情况”方案如下:
 步骤 裸地 草地 灌丛 空白对照
 配置培养基 装有牛肉羹、蛋白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A 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皿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 密封,不打开
 培养 将四组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皿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
 观察记录(菌落数) 28 10 5 0
(1)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真菌.
(2)表中A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接种.
(3)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成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是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
(4)比较1、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裸地处的菌落数最多,草地次之,灌木丛最少.说明灌木丛的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处杀菌能力最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身高突增B.性器官发育成熟
C.脑发育成熟D.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A萌发时所必需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2)B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3)C的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C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4)D在发育成C之前一般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过程.
(5)E是由A中的胚发育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对双胞胎(同卵生)兄弟胖瘦相差很大,可能的原因是(  )
A.DNA结构不同B.染色体数不同
C.基因组成不同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