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共10分)
下面是探究“温度对小麦发芽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问题做出你的假设 。(2分)
(2)把乙培养皿放入冰箱,则甲培养皿应该放在 。(2分)
(3)此实验中变量是 ;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实验的
等条件都应相同。(2分)
(4)假如乙培养皿内的种子没有发芽,你得出的结论是 。(2分)
(1)温度对小麦发芽有影响。(2)适温条件。(3)温度 除温度以外的水分和空气环境条件 种子的数量、种类、大小,饱和程度自身条件 (4)温度对小麦发芽有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交流与表达。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一定要设计好对照实验,实验条件中只一个因素不同,其他的实验条件都相同,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才科学有据。同时,实验的样本数量要合理,需做重复实验的要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要进行求平均值等,这要些要求都是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实验结论有说服力。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分的空气,适宜的水分;内部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的,没有处于休眠期等。实验探究的温度对小麦发芽是否有影响?提出的假设是温度对小麦以芽有影响,一组对实验中温度是变量,乙放入冰箱中,甲放在适温环境下,乙组是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其他的水分、氧气等条件要相同。因此,(1)根据问题做出你的假设是温度对小麦发芽有影响。(2)把乙培养皿放入冰箱,则甲培养皿应该放在适温条件。该实验中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3)此实验中变量是温度;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该实验的除温度以外的水分和空气环境条件,种子的数量、种类、大小,饱和程度自身条件等都应相同。(4)假如乙培养皿内的种子没有发芽,你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对小麦发芽有影响。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4年4月25日开幕,本届世园会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观念,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C.多开采森林木材,改善我们的生活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识图作答(共15分)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图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请据图作答:
(1)该图可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由 部分和 部分组成。
(2)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 作用被分解释放出来。
(3)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 的状态下。但近年来,为了保护牛羊,开始大量捕杀狼,长此以往会导致牧草枯竭。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4)图中[4]是 ,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 、[ ] 和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可见,细菌和真菌可作为 参与自然界的 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衣是下列哪两类生物的共生体
A、蕨类和真菌 B、细菌和藻类
C、藻类和真菌 D、细菌和真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馒头的蒸制和泡菜的制作分别是什么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A、细菌和酵母菌
B、酵母菌和乳酸菌
C、细菌和乳酸菌
D、乳酸菌和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耒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这是由于植物充分利用了(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太阳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初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根部缺少空气,影响呼吸作用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根部缺少水,影响生长
D.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