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4年西非有近万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此病毒引起人体埃博拉出血热,并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B.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
C.研制疫苗利于保护易感人群D.康复病人的体内有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答案】B
【解析】
(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2)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
(3)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病原体。
A、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一种传染病,具有传染性,A正确。
B、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B错误。
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增强体质,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
D、感染过以上疾病的人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此病毒,体内就会产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物质,叫做抗体,D正确。
故选:B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下列关于家蚕生长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株生长只与细胞数量增多有关
B.所有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C.只要氮、磷、钾充足,植株就能正常生长
D.芽和根尖都有分生组织,能不断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B.进行试验时,一定要遵守各项规则
C.测量误差是人为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D.生物标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初,广东某镇发生了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肝”感染事件。据调查,感染丙肝的居民都曾到未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镇卫生所打过针。由此推断( )
A.带毒针头是丙肝的传染源B.丙肝属于血液传染病
C.丙肝和肺结核的病原体具有相同的结构D.丙肝与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以下四种取样方法,正确的是
A. 从大花生中选取30粒较大的,从小花生中选取30粒较小的
B. 从大花生中选取1粒较大的,从小花生中选取1粒较小的
C.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一粒
D.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至少10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证明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实例可以说明( )
A.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对实验中的试管要置于37℃温水中一定时间产生了疑问,于是取了等量的三小份馒头碎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
试管 | 加入的物质 | 处理 | 温度 | 时间(分钟) | 加碘液后的现象 |
① | 馒头碎屑+2mL唾液 | 搅拌 | 37℃ | 10 | 不变蓝 |
② | 馒头碎屑+2mL唾液 | 搅拌 | 80℃ | 10 | 变蓝 |
③ | 馒头碎屑+2mL唾液 | 搅拌 | 0℃ | 10 | 变蓝 |
(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______)
(2)“搅拌”相当于口腔中舌头的作用。(________)
(3)假如①号试管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并滴加碘液,预测该实验现象是变蓝(_____)
(4)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A(_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