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手突然被针扎一下,会迅速缩回,这种神经调节的方式称为反射,它是由反射弧这个神经结构来完成的.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 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故答案为:反射;反射弧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6年1月19日,美国农业部通报,印第安纳州发生8起H7N8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感染家禽数量未知,143700只家禽被销毁.H7N8型禽流感是由H7N8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请分析回答:
(1)H7N8型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没有(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营养方式为寄生.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携带H7N8型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是传染源.
(3)在预防H7N8型禽流感的公益广告中,提倡大家“流动水,勤洗手”,这一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专家们积极研制相关疫苗以防控该传染病的传播,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肝脏属于(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你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结构,了解其活动规律,才能健康地生活.下面图甲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图丙是反射弧模式图,图丁是肝、胆、胰、小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资料表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观察图甲时,圆圆同学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且内流动脉血的是[7]左心室.
(2)小宇同学实验发现,当将水从图甲中[1]灌入时,水总是从[1]中流出,这是因为其基部有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3)小明同学认真分析图乙后得出的结论是,该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中的吸气过程,图中的[10]和[11]分别模拟的结构是胸廓和膈肌.
(4)在图丙中,若[14]处损伤,其他部位正常,刺激[18]时,病人有感觉,不能(填“能”或“不能”)缩手.
(5)在丁图中,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液体是由结构[19]肝脏分泌后贮存在结构[20]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马铃薯甲虫是马铃薯的毁灭性害虫.其幼虫和成虫常将马铃薯叶片吃光,一般造成减产30%~50%,有的高达90%.科学家发现,双链RNA是一种非常特异的“杀虫剂”,于是用马铃薯做实验.传统的转基因策略,将双链RNA转入马铃薯的细胞核中,则完全不能使马铃薯有抗虫效果.但如果将双链RNA转入马铃薯的叶绿体,这种“转叶绿体”的马铃薯则有明显的抗虫效果.用这种马铃薯的叶片喂食马铃薯甲虫的幼虫,5天之后所有的幼虫全部死亡.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转叶绿体”的方法,将会成为生产转基因抗虫作物的一种新策略.以后的转基因作物不必再转入外源的蛋白质,而只需要在叶绿体或者其他质体里转入双链RNA,从而可以特异性的干扰不同害虫的不同基因,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请据资料回答:
(1)马铃薯甲虫的发育方式与菜粉蝶类似,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3)马铃薯甲虫是一种害虫,能将马铃薯叶片吃光,导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从而造成大量减产.
(4)根据资料表述,双链RNA与DNA一样,是一种遗传物质.
(5)新兴产物一般都存在利与弊,你认为这种转基因抗虫的新策略最能让消费者接受的原因是转基因作物不必转入外源蛋白质,减少了人体受到影响的机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体是个器官、系统密切联系的同一整体.图甲是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乙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后,到达大脑的组织细胞需要2次进入心脏.葡萄糖主要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处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2)图甲中,人体形成尿液需要经过④⑤(填图中序号)过程.
(3)图乙中,肺活量由b到c变化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此时图甲中进行③(填图中序号)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若几次测得的实验结果均超过标准值很多,原因可能是材料燃烧不充分
B.“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在接种前要对配制的培养基高温灭菌,然后直接接种
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测得大花生和小花生平均长轴长度有明显差异,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
D.“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  )
A.直立行走B.制造工具C.学会用火D.产生语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属于事实的是(  )
A.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B.鸟类和哺乳类与爬行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C.原始大气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D.太空椒是通过诱发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