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是耳的结局基本结构示意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耳的部分结构名称:
①耳郭②外耳道
③外耳⑤中耳
⑥咽鼓管⑧内耳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的声波经过[②]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④]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⑦]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而形成听觉.
(3)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鼓膜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听觉.

分析 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解答 解:(1)图中各结构名称:①耳郭,②外耳道,③外耳,④听小骨,⑤中耳,⑥咽鼓管,⑦耳蜗,⑧内耳.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外界的声波首先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会使鼓膜破裂出血,使人丧失听觉.
故答案为:(1)①耳郭;②外耳道;③外耳;⑤中耳;⑥咽鼓管;⑧内耳;
(2)声波;②外耳道;④听小骨;⑦耳蜗;⑨听觉神经;
(3)鼓膜.

点评 耳的结构以及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
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
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
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孟德尔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如图是他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亲本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亲本矮茎豌豆基因型为dd,据此分析:
(1)子一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
(2)子二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和Dd,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是3:1.
(3)在遗传学上,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如图所示,可以判断豌豆的高茎是显性性状.(选填“显性”或“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则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回忆我们课堂上做过膝跳反射实验,试回答:
(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按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顺序依次包括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填“脊髓”或“大脑”).
(4)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填“复杂反射”或“简单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面是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请用线将它们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
③鼻黏膜中有对气味敏感的细胞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A.血液中红细胞过少
B.血液中白细胞过少
C.血液中的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过少
D.A和C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