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血液成分.?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2)人体的血液呈现红色,是因为哪种血细胞(填编号)中含有哪种物质所致?红细胞、血红蛋白.?
(3)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从而保护人体健康的是白细胞;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是血小板;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血浆.(填编号)

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图示中A、B、C、D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解答 解:(1)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可判断A是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可判断B是白细胞;血小板数量较多,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可判断C是血小板.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D是血浆.
(2)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和部分的二氧化碳;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人体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血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所致.而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白细胞和血小板是白色的.
(3)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叫发炎.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多.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故答案为:(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2)红细胞;血红蛋白
(3)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点评 关键正确的判断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其原因是(  )
A.婴儿肺的质量大B.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C.肺泡被血块堵塞D.肺泡充满了痰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我们吃的甘蔗、红薯、白菜是植物的(  )
A.生殖器官B.基本组织C.营养器官D.果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对各种动物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与蚯蚓的身体都由体节构成B.水螅和血吸虫都是有口无肛门
C.蛇属于爬行动物,变温动物D.蜘蛛身体有外骨骼,属于昆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探究与思考: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②将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③将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1)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①和②两组作对照.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①和③两组作对照.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C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可观察到①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3)在实验开始前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实验中分别向三支试管注入两毫升的唾液或清水,最后分别向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这些严谨的操作步骤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保持变量的唯一.
(4)为了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我们应当怎样做?重复实验.
(5)在制定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上述三种处理以外,还应有第四种处理,即将馒头块放入4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不进行搅拌.”你认为这种处理有必要吗?没有(填“有”或“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鹰.
(2)图中鼠、食草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3)鹰和蛇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4)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5)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鹰.(不易被分解的物质随营养级的升高,浓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描述花生果实的谚语中所说“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指的是(  )
A.果皮、种皮、胚B.果皮、种子、胚C.子房、种子、胚D.果实、种皮、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如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几套实验装置,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此装置需要一个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的水槽中应装有清水.
(2)乙装置放在阳光下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3)丙装置是验证种子种子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实验.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哪两种现象,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此有无不妥之处,应如何改进?塑料袋应扎在茎的基部,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装置应放在黑暗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一天,某少年按如图时间就餐,在不刷牙的情况下口腔内的液体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图:

(1)晚上不就餐时,口腔内pH一般维持在7.5左右.
(2)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若一天进行三次漱口,最佳的时间安排是B
A.三次吃点心前 B.三次吃点心后    C.早、午、晚餐前 D.早、午、晚餐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