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下图是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实施的探究方案以及对茎的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他选择了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看到叶脉变得 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二所示图像(部分),你会发现只有[ ] 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来的无机盐是怎样被运输的? 。
(3)通过该同学的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图二中的2是 ,其作用是 。
(1)微红 3 导管(木质部) (2)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在运输水的同时,也运输了无机盐 (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 (4)形成层 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逐年加粗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筛管②形成层③导管。
(1)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实验时,选择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利于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又因茎中的导管与叶脉中的导管相同,当叶脉变得微红时,说明了红墨水已经通过茎中导管到达叶脉,由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导管运输的,所以会发现[3]导管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的无机盐是必须溶解于水的,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会在运输水的同时,也运输了无机盐。
(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3]导管被染成红色,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导管会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叶、花、果实、种子。
(4)图中2是指形成层,形成层中的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也就是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茎或根不断加粗,所以木本植物之所以粗壮高大,就是因为有形成层。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本知识可结合茎的结构图及各部分功能进行记忆。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建平县城镇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7分)下图是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实施的探究方案以及对茎的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他选择了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看到叶脉变得 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二所示图像(部分),你会发现只有[ ] 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来的无机盐是怎样被运输的? 。
(3)通过该同学的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图二中的2是 ,其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期中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横切面图和气孔开闭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叶片的结构包括 三部分。 具有保护作用,属于 组织。 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 的场所。
(2)图中[1] ,[2] 是 ,构成[1][2]的主要是______细胞。[ ] 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它的张开和闭合受 控制,这种细胞呈半月形,和其他表皮细胞相比,细胞内有 。
(3)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 散失掉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促 进植物体对水的吸收,促进 的运输,还可以使植物体有效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麦是我省主要农作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进行探究实验时,我们经常选用小麦作为实验材料,请你回顾我们做过的实验并解答以下问题。
(1)烟台市小麦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分别是 。农民在播种小麦前常需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方法是:随机取10粒小麦种子放入铺有湿润纱布的培养皿中,并放在适合种子萌发的温度条件下,每天喷洒适量的水,几天后记录发芽的种子数,重复测定三次得出实验结论。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满足种子萌发所必须的条件是 ,这种检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叫 ;上述实验中存在一处不足,请加以改进:
。
(2)将已发芽的小麦继续培养,用来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某小组同学将做好标记的小麦幼根培养几天后测量发现,相邻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是下图中的 (填写图中字母);用放大镜观察幼根会发现,图中A区域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3)酸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探究“酸雨对小麦幼苗的影响”时,你们小组是如何控制变量的 ;该实验的结果是 。
(4)小麦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图是根据我市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日均需水量绘制的直方图,可以判断小麦日均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 ,这一时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小麦的日均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