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出的部分法定类型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类型 | 乙类 | 丙类 |
传染病 | 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疟疾、血吸虫病 |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
A.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都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B.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病毒,儿童是易感者
C.注射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注射的疫苗属于抗体
D.“防疫人员穿隔离服”属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D
【解析】
(1)人类的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四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2)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
(3)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4)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A、狂犬病通过接触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由伊蚊传播,A错误;
B、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源是流感病人,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B错误;
C、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接种的疫苗属抗原,C错误;
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防疫人员穿着隔离服”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选:D。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调查到的生物按照它们形态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下面哪组归类不准确( )
A.北京番鸭、芦花鸡、鹅B.磨菇、香菇、酵母菌
C.青蛙、乌龟、鳄鱼D.水稻、玉米、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将乙贴上不透光纸。往瓶中均等放入适量的水绵后,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刚开始时瓶内氧气含量均为a。几小时后,甲、乙中的氧气含量分别为b和c。分析这段时间内乙中氧气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a+c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b
C.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a﹣cD.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且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程度,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池塘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某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下面是大赛中摘录的诗句,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②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③春来山蕨肥,秋后山田热
④劲竹见破节,直松生曲枝
⑤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⑦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⑨天气初寒春尚赊,坎中夜半有鸣蛙。
(1)从形态结构方面看,诗句________(填诗句代码,以下类同)描写的植物有茎、叶分化、但无输导组织;诗句________描写的植物有输导组织、且能结出种子。诗句________描写的动物与其它诗句中的动物相比,进化地位最低。
(2)从生殖和发育来看,诗句⑤中的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行为(至少答出两种);诗句⑦中的动物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该特点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诗句⑧中的动物在发育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活环境角度看,诗句中提到的苔藓和_____________(填诗中生物名称)分别是植物和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吸烟、喝酒、吸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
B.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C.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D.青少年应做到不吸烟,不喝酒,绝对禁止吸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利用人工种植的栖息地保护野生的生物品种
C.利用野生亲缘品种与人工养育品种进行杂交
D.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