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 B.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
C. | 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 D. | 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
分析 (1)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2)人体排出的尿液只是对人体无用的代谢废物,而原尿中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则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解答 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会被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原尿中99%左右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最终原尿仅有1%左右会成为尿液即1.5升.
因此,“健康的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实际上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选:B.
点评 关键知道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的主要原因是原尿中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抗药性基因的细菌能生存并繁殖 | B. | 使用抗生素后,细菌都产生抗药性 | ||
C. | 细菌为适应环境,产生抗药性变异 | D. | 抗生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早上,草地湿度最大,灌丛次之,裸地最小 | |
B. | 在中午,裸地、草地、灌丛的湿度没有明显差异 | |
C. | 在晚上,灌丛湿度最大,裸地次之,草地最小 | |
D. | 同一时间,灌丛湿度最大,草地次之,裸地最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没有变化 | B. | 缩小 | C. | 扩大或缩小 | D. | 扩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