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
(1)在图中乙、丙、丁三类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乙.
(2)在甲、乙、丙、丁四类生物中,其中没有参与食物链的是甲.
(3)若此图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所缺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

分析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消费者.

解答 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低.在图中乙、丙、丁三类生物所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乙的营养级别最低,乙的数量最多.
(2)在甲、乙、丙、丁四类生物中,其中参与形成食物链的是乙、丙、丁,所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的是甲,属于分解者.
(3)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该图只图示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乙)、消费者(丙、丁)和分解者(甲).没有体现出非生物成分.此图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1)乙
(2)甲
(3)非生物部分

点评 生态系统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生物化石和比较解剖学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C.化石证据表明,古代爬行类可以进化为今天的两栖类
D.始祖鸟化石从另一方面证明鸟类和哺乳类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
A.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
B.鼠类对农田、草原造成破坏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D.骆驼刺等沙生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那么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
A.洋葱鳞叶片表皮细胞B.苹果的果肉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菠菜的叶片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鹰击长空,鱼翔海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B与其他三者不同
B.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
C.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与遗传因素有关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187焦(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
质量(克)202020
水(毫升)50505050
温度上升(℃)2.21.431.3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大米为主.
(2)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无机物.
(4)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实验.
(5)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因为在对照实验中,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现象是双受精.甲图中的③将来要发育成种子.
(2)绿色开花植物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乙图中能发育成新植物体的结构有④⑤⑥⑦(填序号).
(3)根据芽的发育情况分析,丙图所示的芽属于枝芽,其中a的作用是分裂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使芽轴不断伸长
(4)丁图中的B是由丙图中的[c]芽轴发育来的,D是由乙图中的[⑥]胚芽发育来的;A比C优先发育的现象叫顶端优势.试举出生活、生产实践中利用和消除这种现象的例子保护大树的顶芽、棉花打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