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进一步加快城市文明建设,实现“宜居宜游,富美临渭”的伟大理想,我市近年来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和交通文明建设,城市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得到有效地控制,更多的人在十字路口都能遵照交通规则谨慎文明驾驶或者行走。作为中学生,我们应积极参与。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物,直径很小,却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后,穿过肺泡壁和__壁进入人体的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部分,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2)随着绿化面积的增加,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是因为绿色植物除了能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等有毒气体外
,还能通过__作用,释放人们呼吸所需的氧气。此外,还能通过__作用,将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由此得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__。
(3)上学路上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当指示灯为红灯时,应停在安全线以内等待绿灯,此反射类型为__反射,使光刺激转化为视觉信息的感受器是__。
(4)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慢,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__,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性和准确性。
(5)为检测某人酒驾的行为是酒后驾车,还是醉酒驾车,要进行抽血检测,由血色暗红,血液缓慢流出这些特征可知,针扎入的是__血管。
【答案】毛细血管光合蒸腾生物影响环境条件视网膜小脑静脉
【解析】
(1)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2)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3)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4)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物,直径很小,却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后,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人体的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部分,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2)随着绿化面积的增加,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是因为绿色植物除了能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等有毒气体外,还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人们呼吸所需的氧气。此外,还能通过蒸腾作用,将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由此得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生物影响环境。
(3)眼睛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即视觉感受器。上学路上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当指示灯为红灯时,应停在安全线以内等待绿灯,此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
(4)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慢,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小脑,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性和准确性。
(5)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液较缓,因此伤及静脉血管的是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所以为检测某人酒驾的行为是酒后驾车,还是醉酒驾车,要进行抽血检测,由血色暗红,血液缓慢流出这些特征可知,针扎入的是静脉血管。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鼻腔和气管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和脏物
B. 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
C. 在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需要佩戢防毒面具
D. 呼吸道只是气体的通道,不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星鱼形,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头部有一吻,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
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立假设:I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II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③获取证据:
村民甲的证据:I_________________;II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民乙的证据:I_________________;II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________(选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将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配伍(填序号)。
①目镜和物镜 a.调节光线强弱
②遮光器 b.放大作用
③反光镜 c.连接物镜和目镜
④镜筒 d.反射光线
⑤粗、细准焦螺旋 e.固定玻片
⑥压片夹 f.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传染病及免疫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2月公布了10种高危传染性疾病,其中的“X疾病(DiseaseX)”让人耳目一新。“X疾病”可以代表一种新兴疾病,也可以代表一种一度被消灭或得到控制,但近几年又卷土重来的疾病,霍乱这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就属于再兴疾病。
剧烈泻吐、肌肉痉挛是霍乱的主要特征,病死率很高。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系列纪录片《永不停歇的疫战》,就记录了我国医疗卫生人员和霍乱之间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12年,南方多省出现了18例霍乱疫情。调查发现,引发霍乱的原因是某个池塘的甲鱼被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后流入市场,再进入家庭。疾控人员找到并关闭了这个甲鱼池塘,从源头上结束了疫情。
(1)霍乱属于_____系统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_____的细菌。
(2)“18例霍乱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___,必须隔离治疗。
(3)早在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就开始培育霍乱疫苗。健康人接种霍乱疫苗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从而提高对霍乱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反一块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法 | 灭菌 | 灭菌后接种细菌 | 不作任何处理 |
保存方法 | 无菌环境 | 无菌环境 | 自然条件 |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 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 。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和记录的生物有200多万种,自然界中形成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一个根本原因是( )
A. 环境的多样性 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基因的多样性 D. 营养来源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