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A.使海洋中表层无机盐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黄冈)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作物中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造成50%以上的河流、湖泊严重污染,白鳍豚、江豚等物种濒临灭绝;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屡有报导.这些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福州)“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作为全球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数据库.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1)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的
胚乳
胚乳
中.
(2)施用化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因为化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
A
A

A.无机盐               B.有机物
(3)“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积累,最终将危害
人类
人类
的健康.
(4)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5)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
基因
基因
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6)你认为,“绿色超级稻”的推广种植,对环境保护有什么积极意义?
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题型:043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类的进步大大加快了动物的灭绝速度。渡渡鸟是一种栖息在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类似火鸟的不会飞的鸟类。当欧洲水手们抵达该地后,开始捕食渡渡鸟。最后一只渡渡鸟死于1680年左右。渡渡鸟惟一的遗体是保存在哥本哈根的一只头和保存在伦敦的一只脚。

  随着人类的“文明开发”、“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无限扩大自己的活动半径和物质消费欲望,毁坏了成千上万种动植物种的生存空间。芸芸众生正以加速度,即超过自然界正常灭绝速率一千倍的速度,走向万劫不复。以至有一句谚语“逝者如斯”,在西方,它的英文是“As dead as dodo”,dodo即渡渡鸟。继渡渡鸟后,斑驴,1883年灭绝;旅鸽,1900年灭绝;白狼,1911年灭绝;新疆虎,1916年灭绝;袋狼,1948年灭绝;高加索野牛,1925年灭绝;冠麻鸭,1964年灭绝;美国莱桑池蛙,1999年灭绝;中国镰翅鸡,2000年灭绝……

(1)请从多个角度分析动物灭绝的原因。

(2)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3)你有没有做过保护环境的事?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043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生物多样性”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于自然保护刊物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是这样解释的:“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今,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威胁。

  一些可爱的动物如熊猫、老虎、大象、鲸鱼和鸟类的数量正在下降,这引起世界对这些物种危机的关注,物种已经以50倍于自然灭绝的速度消失,发生引人注目的上升,根据这个趋势,估计有34 000种植物、5 200种动物,其中包括1/8的鸟类面临绝种。几千年来,人类已经发展大量重要的食用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但是当现代商品化农业只关注较少的几种谷物品种时,这些财富正在减少。并且,大约30%的主要农业家养动物高度濒危。当物种个体的丧失引起人类的关注时,森林、湿地、珊瑚礁和其他生态系统的碎化、退化和完全丧失带给生物多样性毁灭性的威胁。森林是许多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大本营,但在上个世纪,约45%的原始森林已经消失。尽管某些森林得到了更新,但世界的森林总数仍在快速减少,尤其是在热带地区。珊瑚礁是包含最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10%的珊瑚礁已经被毁坏,而且1/3的幸存者将在未来的10到20年间面临崩溃。海岸的红树林是无数物种生死攸关的生命摇篮,现在已经变得脆弱并有一半已经消失。

  臭氧的减少和气候的改变等大气层的变化也给生物多样性带来压力。较稀薄的臭氧层使更多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损害了活体组织;全球变暖已经改变物种的栖息地和分布,科学家警告,甚至全球平均气温快速地上升1度,也会把许多物种推向死亡的边缘,人类的食物生产系统也可能被严重的毁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常常会减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因而减少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物质和服务的能力,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动摇了生态系统,弱化了生态系统抵御洪水,旱灾和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及污染、气候改变等人为压力的能力,人类已经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抗御由于采伐森林加剧的洪水和暴风雨,这些损失被认为并将随着全球变暖而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也在其他方面损害了人类。人类的文化特征深深地扎根于生物环境,植物和动物作为人类世界的一种符号,保留在旗帜、雕塑和其他形象中,以区分人类和人类社会。我们从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中汲取灵感,物种的丧失曾经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但物种灭绝的步伐由于人类活动而急剧地加速了。生态系统正在碎化或消失,无数的物种数量正在减少或已经灭绝,我们正在制造自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自然灾难以来最大的灭绝危机,这种灭绝是不可逆转的,并且正降临在粮食作物、药品和其他生物资源上,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如果不明白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正在逐步地瓦解,那将是鲁莽的;把其他的生命推向灭绝的边缘是不道德的,也剥夺了当代人和子孙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能够拯救世界的生态系统和那些我们珍视的物种及其他无数的物种吗?它们之中可能将在明天会成为人类的食品和药品。答案在于人类的能力,一种把人类对自然的需要与自然对人类的供给、自然安全地吸收人类排放物相统一的能力。

  (1)从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三方面谈谈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三个方面,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043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重庆遇罕见蝗灾,古城紧急呼救:5000条蛇,2万只麻雀,Z0万只青蛙。

  由于古老城地势高,一旦撒药就可能污染山脚下村民喝的水,当地农民说:“我们这儿不能用农药,只要有青蛙和蛇就好办,它们对付蝗虫可管用。可现在青蛙和蛇都让人们吃光了”。有人说:“不要看20万只青蛙听上去吓人,其实全国各家餐馆来支援我们,我看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吗?为什么?

  (2)写出与此有关的食物链。

  (3)进行一下市场调查,目前有多少人还在进行青蛙和蛇的买卖,有没有什么办法制止这种行为?从上述资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4)链接:蝗灾的相关知识

我国历史上的蝗灾与防治

  近2700多年来,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前707年。唐、宋时期平均2至3年发生一次,明、清和民国时期几乎连年发生。1929年,全国11个省的168个县遭受蝗灾,损失上亿元。当时江苏下蜀镇的蝗群将铁轨覆盖,致使火车无法通行。旧中国每次蝗灾的爆发,常造成“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饥荒四起”,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蝗灾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古代落后的科技水平难以根治蝗灾,人们只好求神灵保佑。而今天,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我国已大面积动用飞机灭蝗,并实施了一定的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杜绝了蝗虫起飞成灾。

  从以前的人海战术,到今天地面、空中联合防治,人类灭蝗的技术水平在提高。史书中记载的景象再也不会出现了。然而,在取得了年年控制蝗虫不起飞成果的同时,化学防治也给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带来污染。每年,黄淮海地区为防治蝗虫,都要喷洒上千吨高效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在杀死蝗虫同时,也会杀死其他昆虫,包括蝗虫的天敌及一些益虫。这对施药区域来说无异于一场生态破坏。由于蝗虫的孵化期很长且时间不太一致,当针对一些成虫而喷洒农药时,另外一些蝗虫还在卵

  中无法杀灭。蝗虫天敌的大量减少,必然使蝗虫丧失自然控制因素,种群数量很快恢复。此外,蝗区多是人烟罕至的荒滩荒地,当我们有条件开垦这些土地的时候,残余的农药成分还可能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喷洒农药虽然控制了蝗灾,但造成了后遗症,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了解相关资料,看看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什么办法治蝗?有没有更好的治蝗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