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

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B

【解析】

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

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A、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如鸟类的迁徙行为,故不符合题意;

B、动物的行为有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如蜘蛛结网,有的是后天形成的学习行为如小狗拉车.故符合题意;

C、动物的行为动物个体的生存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捕捉老鼠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苏大丰初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2012年5月9日卫生部公布的信息,下表为今年4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下列对相关传染病说法正确的是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艾滋病

3392

816

肺结核

12883

169

狂犬病

97

88

手足口病

237478

77

病毒性肝炎

134989

68

A.传染病都由细菌和病毒引起

B.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上述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届山东淄博金山中学初三(五四制)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作物生长旺盛期,要经常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这样,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有效地散热。

(2)对温室及时通风和施用有机肥,都可增加温室内的___________浓度,从而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3)大棚内种植农作物,一般会缺少蜜蜂等昆虫或风力不足,导致结实(坐果)率不高。所以需要采用 的方法加以弥补。

(4)为探究温室内的温度与种植作物产量的关系。生物科技小组将某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适宜),实验以CO2的呼吸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从表中看出,温度为__________时,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温室温度可以人工控制,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哪种条件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________

A.光照下和黑暗下温度都为25

B.光照下和黑暗下温度都为35

C.光照下温度为25,黑暗下温度为15

D.光照下温度为35,黑暗下温度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届四川省简阳市新市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7

在动物界中,有些动物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不惜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试就下面三个实例,分析说明这三种行为各有什么意义。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 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2)例2 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3)例3 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届四川省简阳市新市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一个网罩将一片草场罩起来,草可能会被虫子吃光了,其主要原因是

A.罩住后虫子的天敌进不去,虫子的数量迅速增加,把草吃光了

B.罩住后阳光能进去,植物不能生长而很快被吃光了

C.网罩内还有其他的动物帮助吃草

D.罩住后虫子迅速繁殖而把草吃光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届四川省简阳市新市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B.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届四川省简阳市新市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兔的下列特点中,与食草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②体腔内有膈

③消化管长,盲肠特别发达 ④胎生、哺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锦盛达学校初二3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白菜地里常有菜青虫危害,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则常常有蝴蝶飞舞,菜青虫是__________,而蝴蝶则是____________,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阶段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届湖北黄石第十六中学初二下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