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和盐粒等颗粒物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遇到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增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霾天气外出时要戴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_________________。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
(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七年级上寒假作业3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疆哈蜜地区,昼夜温差大,所产生哈蜜瓜、葡萄很甜,主要原因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很旺盛,合成有机物多
B.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旺盛,消耗有机物少
C.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七年级上寒假作业2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禹城伦镇中学九年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人体感知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视力良好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比较清晰,右图中参与该过程调节的结构主要是
A.①和④ B.④和⑤ C.②和③ D.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禹城伦镇中学九年级:免疫系统生物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是由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遭受着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年,全球疟疾患者是1.98亿,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是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儿童.
资料二 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40%的世界人口处于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恶性疟疾原虫也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1)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传播疟疾的疟蚊属于节肢类动物,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体内将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_____,从而获得对疟疾的免疫能力.在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___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禹城伦镇中学九年级:免疫系统生物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和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
B.当抗原消失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禹城伦镇中学九年级:免疫系统生物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给儿童注射相关疫苗使其具有了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在免疫类型和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B.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C.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 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禹城伦镇中学九年级:泌尿系统生物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我市(当时气温为5℃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植物的特征是“无种子有茎叶、有假根.”你认为是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