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某小组选择一种盆栽天竺葵做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方案利用的原理是呼吸作用.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比较,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4)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纸袋,同时去掉固体氢氧化钠,则滴加碘液后,叶片B绿色部分现象是不变蓝,与A绿色部分比较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1)为了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天竺葵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A的非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叶片B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色.因此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
(4)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B不见光,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需要光.
故答案为:(1)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其它合理即可);呼吸作用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二氧化碳;
(4)不变蓝;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点评 实验中所用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这样塑料袋内的叶片所处的环境中就没有二氧化碳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甲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乙示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结构称为反射弧,其中结构[A]主要由图甲中的[1]胞体构成.
(2)图乙中的结构[4]是感受器,其结构中大量分布图甲所示的[3]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3)图乙中[5]结构是传出神经,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4)若遮挡住某一位脑功能正常人的眼睛,用针刺其指尖后会立刻缩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但如果与此同时,他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则此人脊髓的[B]白质有可能受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叶的表皮(E)               A、营养组织
(2)叶肉、果皮(A)             B、机械组织
(3)茎的导管和筛管(D)          C、分生组织
(4)根尖的分生区(C)            D、输导组织 
(5)细胞壁增厚的细胞群(B)       E、保护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当选择尾鳍色素浓的小鱼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去除叶绿素时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可以直接加热
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三支试管要一起放入约37℃的温水中5-10分钟
D.“扦插材料的处理”实验中,紫背天葵茎段只保留两个节且上下方切口都是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根据科学家预测,原始生命诞生于(  )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火山口D.原始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如图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温度为25℃,乙图温度为10℃左右)
(1)如果所用种子自身是完好无损的,并且已渡过休眠期,在这6粒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会萌发,如果该实验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对照组和实验组是2和5号种子.
(2)实验中,所有的种子都满足自身条件,那么,该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三个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以上实验装置有一处明显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种子的数量太少,这样会使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关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是有两端较细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两部分组成的
B.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C.做伸肘和屈肘动作,只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调配合就能完成
D.运动的产生不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配合来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一旦离开了水,就缺少了维持鱼生存的哪一条件(  )
A.空气、阳光B.营养物质、氧气
C.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D.适宜温度、一定生存空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式①:二氧化碳+水$→_{a}^{光}$有机物+氧气式②:有机物+氧气$\stackrel{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1)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目的是减弱(选填“减弱”或“增强”)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式①中的a是叶绿体.
(2)无土栽培的植物是通过根(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的.
(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甲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右(选填“左”或“右”)偏转.
(4)若图乙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与外界交换气体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图丙的坐标上,用笔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O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给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