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观察c、d箭头方向提示,表示氧气的是_____,表示二氧化碳的是_____。
(2)此处气体交换完成后,a血液将会变成b血液,其中a代表_____,b代表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肺能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原因是:肺泡的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肺泡壁很薄,只由_____层上皮细胞组成。
(4)肺泡与血液进行之间气体交换的原理是_____,特点是气体总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流动。
【答案】d c 静脉血 动脉血 毛细血管 一 气体的扩散作用
【解析】
一种气体总是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1)(2)图一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图示中c是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d表示指氧气的扩散方向。如图a为静脉血,b为动脉血。
(3)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4)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一种气体总是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使用探究器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时应徒手拿着试管
B. 不要用手触摸刀口,刀口不要向着他人
C. 用电子天平称量时应该把称量纸放上,去皮后再放上药物
D.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清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区某校初一学生到野鸭湖湿地公园参加实践活动,发现湖水清澈、环境优美。同学们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培养、观察了水中的生物。
(1)一组同学观察了黑藻,图(一)是黑藻叶片在高倍镜下的照片。观察时发现绿色的①_________在缓缓移动,由此推测_________(填结构名称)是流动的。结构②_________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2)二组同学取一滴水制成临时装片,看到图二中A、B、C三种生物。初步推断它们都是_________生物。A生物身体全部呈绿色,它的营养方式可能为_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C是草履虫,观察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这样可以_______它的运动。三组对C生物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体内的某结构成了绿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_________。
A.细胞核 B.液泡 C.食物泡 D.伸缩泡
(3)四组同学观察到了再生能力很强的喇叭虫,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如图),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_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均可以
(4)观察时发现视野的左下角都有一个污点,污点可能位于_________或_________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各相关部分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据图回答问题。
(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是由植物的____产生的。
(2)若在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
(3)若用该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往小烧杯内加入3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并标记为甲组。此外还应设置乙组作为___组,乙组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___。
(4)将上述光合作用实验后的玉米叶片摘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____组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还制造了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B. 结果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
C. 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 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两支试管内都不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李大爷喜欢在金鱼缸中养鱼,但经常为养不久而烦恼,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
A.换一换诱料 B.经常换一换新鲜的水
C.经常杀菌 D.放一些新鲜水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勤劳智慧的莆仙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总结出许多谚语。“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特指谷物)历来一半收”这句谚语说明的道理是( )
A. 不同植物需水
B. 立秋时节谷物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
C. 谷物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相同
D. 土质不同谷物的灌溉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