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六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分析 此题考查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解答时可以从植被的概念和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
(1)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2)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3)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4)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5)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
(6)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故答案为: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点评 熟知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B.细菌和真菌可以在任何温度下生存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的生命活动不需要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认识并填写鲫鱼各部分的结构.
(1)背鳍
(2)鳃盖
(3)尾鳍
(4)侧线
(5)臀鳍
(6)胸鳍
(7)腹鳍
总结出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形;②用鳃呼吸;③用鳍运动;④体表有粘液鳞片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请你利用如下的材料,设计一个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做出分析.
实验材料:2m2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色蝗虫三组(每组约50只),家鸡三组(每组三只).
(1)实验方案平铺好红色纸板,将一组蝗虫均匀地撒在纸板中央,放一种家鸡啄食蝗虫,记录家鸡将纸板上的蝗虫完全吃掉所用的时间.同理,分别利用另两块纸板和另两组蝗虫、家鸡做有关的实验,记录时间.
(2)预期结果:红、白两块纸板上的蝗虫被家鸡吃掉所用时间少,绿色纸板上的蝗虫被家鸡吃掉所用时间多.
(3)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是保护色,这是长期适应(自然选择)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飞机B.机器人C.海带D.电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我国长白山地区,夏季温凉、冬季寒冷,以松、杉为主,这种植被是(  )
A.热带雨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阳春三月,沙尘暴卷土重来”,2005年4月18日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又遭遇了沙尘暴的袭击.近半个世纪来我国特大沙尘暴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而且波及的面积愈来愈广,损失愈来愈大.于是有专家撰文指出:这一切都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特别是破坏了森林和草原带来的恶果.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2)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是生态环境被破坏所致的恶果,请归纳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
(3)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提出“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
(4)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农田可能缺乏某种肥料,于是进行了田间实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肥料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表:
地  块施肥情况小麦产量/千克
氮肥55.66
磷肥、钾肥65.26
磷肥、氮肥56.88
不施肥55.11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
A.氮肥B.磷肥C.钾肥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
(l)曲线甲表示脂肪的消化.
(2)曲线丙表示蛋白质消化.
(3)曲线乙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4)这三种营养物质在[D]小肠中都可以被消化,
(5)C中含有的消化液有胃液,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