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如下方案(碎屑模拟口腔中的牙齿咀嚼作用,搅拌模拟舌的搅拌)。请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是以____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 结果①号试管____(填“变”或“不变”)蓝,②号试管____(填“变”或“不变”)蓝,说明馒头中的____在____的作用下被分解。
(2)①号试管与____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选择此组实验模拟探究牙齿咀嚼作用。
(3)①号试管与____号试管以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此实验的水浴温度为37℃,这是因为37℃接近____温度,酶的消化能力最强。
(5)生活中我们在吃馒头时会感觉到越嚼越甜,馒头变甜与____分泌的消化液、 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实质是馒头在口腔中由一种没有甜味的糖类分解 成另一种有甜味的糖类,这种有甜味的糖类是____。
【答案】唾液 不变 变 淀粉 唾液淀粉酶 ③ ④ 口腔 唾液 麦芽糖
【解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1)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馒头形态、温度都相同,不同的是加入的物质,①号试管加入的是2毫升唾液,②号试管加入的是2毫升清水,因此,其实验变量是唾液。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实验的变量是馒头是否被咀嚼,①号与③号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①试管和④试管除了舌的搅拌不同外,其他条件都一样,可形成一组以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4)唾液淀粉酶在37℃条件下活性高,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要把试管放入37℃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5)馒头进入口腔后,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与口腔内的唾液充分混合,而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我们细嚼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就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桃花、桃子及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②和③合称为 ;能够接受花粉并促进花粉萌发的结构是[ ] .
(2)桃花中将来能发育成乙图中B的结构是[ ] .食用乙图中A结构时感觉甘甜可口,桃树合成其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原料是 .
(3)丙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2、4、5合称为 ,大豆种子的子叶应为 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维持人类的生存与生计”。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 物种多样性 B. 营养物质多样性
C. 遗传(基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探究光合作用实验的部分流程图,某兴趣小组据此进行实验拓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流程图,该实验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实验中,暗处理叶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用来验证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其原理是叶绿素能溶解于_____________,便于染色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B. 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 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 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