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中的一定区域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4)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解答 解:(1)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形成物像,因此“看湖光山色”是眼球内的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
(2)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因此“听鸟儿歌唱”中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或听觉中枢).
(3)“爬山过程中吸入的气体”,经过呼吸道的处理,“使达肺部的气体温度、清洁和湿润”.
(4)人体获取的氧气通过该循环系统的运输,“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用于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
(5)“爬山过程中人常常会大量呼出气体和排汗”,除此之外,人体还能以排尿(或尿液)形式排出代谢废物.
故答案为:(1)视网膜
(2)大脑皮层(或听觉中枢)
(3)呼吸道
(4)循环
(4)有机物
(5)排尿(或尿液)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呼吸道的作用以及排泄的途径.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不再患麻疹 | B. | 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 | ||
C. |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 D. | 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破伤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免疫,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 |
B. | 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 | |
C. |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 | |
D. | 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是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过强而引起的过敏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 |
B. | 激素是由腺体分泌的,由于含有消化酶,所以对人体有调节作用 | |
C. |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 |
D. | 激素调节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所以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能适够应环境 | B.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
C. | 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 | D.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复杂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新疆地区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哈密瓜的有机物含量高 | |
B. | 新疆广大地区的土壤里有特殊无机物,能使瓜果甘甜 | |
C. | 新疆白天日照强,温度高,蒸腾作用旺盛,瓜果水分相对较少,因此甘甜 | |
D. | 新疆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从而使瓜果最终积累的有机物较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 B. |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 ||
C. | 种子植物、藻类植物 | D. | 藻类植物、被子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