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图中是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分析图可知: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③吸收过程,④是氧气,⑤是二氧化碳,⑥是排泄.
解答 解:(1)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①所指的气体名称是氧气,②所指的气体名称是二氧化碳,人体血液中能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2)③表示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人体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3)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经过④⑤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某人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到达病灶共经过心脏2次.
(5)⑥是指通过泌尿系统把体内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这一生理过程叫排泄.
(6)人体内血糖浓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
故答案为:(1)氧气;红细胞;
(2)消化酶(或消化液);
(3)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2;
(5)排泄;
(6)胰岛素.
点评 此题通过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考查了营养物质的吸收、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排泄的途径等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口腔上皮细胞已经死亡 | |
B. | 看到的是落在装片上的灰尘 | |
C. | 取材时取到的是食物碎屑而不是细胞 | |
D. | 制作临时装片时产生的气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手偶然踫到火会迅速缩回 | B. | 草履虫能够趋向有利的刺激 | ||
C. | 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卷起 | D. | 窗台上的花草总是向外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