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农药地区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  )
分析:有毒物质DDT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可见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我们应该注意环境保护,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阅读下面资料后回答问题.
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这些剧毒物质的确在短期内起到了杀虫的效果,粮食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这些杀虫剂会通过空气、水、土壤等潜入农作物,残留在粮食、蔬菜中,或通过饲料、饮用水进入畜禽体内,继而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这种有机氯化物在人体中积存,可使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遭到损害,引起皮肤癌,使胎儿畸形或引起死胎.同时,这些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许多害虫产生了抵抗力,并由于食物链结构的改变而使一些原本无害的昆虫变为害虫了.人类制造的杀虫剂,无异于为自己种下了一棵毒苗.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1)结合你的所知所学,“另外的路”指的是什么?
(2)《寂静的春天》出版前和出版后都受到了多方面的围攻,请问这些围攻这本书的人可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要围攻它?
(3)《寂静的春天》是一部警示录.由于它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对农药政策的取向,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美国各州也相继通过立法来限制杀虫剂的使用,最终使剧毒杀虫剂停止了生产和使用,其中包括其发明者曾获得诺贝尔奖的DDT等.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4)目前虽然这些剧毒杀虫剂已从生产和使用的名单上被清除,但在有些地方,包括中国某些地区,人们至今仍在非法地生产和使用着被禁止使用的农药.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由于农药使用不当而发生的人死亡事故每年都有上万起,不少人发生急性农药中毒.知道剧毒杀虫剂的危害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仍然使用剧毒杀虫剂呢?
(5)卡逊在身患癌症,遭受众多压力的情况下,仍旧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大声疾呼人类要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她的不屈不挠终于得到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卡逊对公众和政府呼吁加强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最终促成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及“世界地球日”的建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看,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人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1)按照传播途径来分类,疟疾属于
血液
血液
传染病.
(2)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 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B
B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3)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 海水 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含量(μg/mL) 0.00005 0.5 0.005 2 0.04 75.5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是
B→D→A→C→E
B→D→A→C→E

a.生产者是
B
B
,次级消费者是
A
A

b.在该生态系统中,从第一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生物个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生物体内DDT浓度是如何变化的?
生物个体递减,DDT浓度递增
生物个体递减,DDT浓度递增

c.南极海洋生态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看,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人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1)按照传播途径来分类,疟疾属于________传染病.
(2)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 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3)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海水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
DDT含量(μg/mL)0.000050.50.00520.0475.5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是________.
a.生产者是________,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
b.在该生态系统中,从第一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生物个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生物体内DDT浓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
c.南极海洋生态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集兵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看,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人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1)按照传播途径来分类,疟疾属于______传染病.
(2)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 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3)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海水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
DDT含量(μg/mL)0.000050.50.00520.0475.5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是______.
a.生产者是______,次级消费者是______.
b.在该生态系统中,从第一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生物个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生物体内DDT浓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
c.南极海洋生态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