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草.                  
(2)鼠、兔、蛇、狐、鹰都是动物,统称为消费者.
(3)兔是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水分.温度则是影响兔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4)在绘出的食物网中,兔与草是捕食关系,狐与鹰是竞争关系
(5)图中有5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
(6)如果狐大量减少,那么鼠和兔将会短时间内增加.
(7)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种成分没有画出来它是分解者.
(8)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鹰.
(9)从生物间关系的角度来看,蛇和鼠的关系属于捕食 关系.
(10)由于人们连续地围猎狼,草的数量减少,停止围猎后,经过若干年恢复,狼的数量显著增加,草原植被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物种类和数目越多,这种能力越强.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为分解者.
(2)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
(3)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量处于稳定状态.
(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5)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即草.
(6)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浓度逐渐增加,此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现象.

解答 解:(1)图中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
(2)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
(3)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兔直接捕食草,因此属于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因此温度则是影响兔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4)兔吃草为了获取食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兔与草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狐与鹰相互争夺食物兔、鼠,因此狐与鹰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5)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狐;②草→鼠→狐;③草→兔→鹰;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6)如果大量的捕杀狐,兔和鼠会因为失去天敌的控制而短时间内增加.
(7)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8)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所以鹰体内DDT含量最高.
(9)在此生态系统中,蛇以鼠为食,蛇与鼠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10)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且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类和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这种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1)草;
(2)消费;
(3)生物;非生物;
(4)捕食;竞争;
(5)5;草→鼠→蛇→鹰;
(6)短时间内增加;
(7)分解;
(8)鹰;
(9)捕食;
(10)减少;自动调节;强.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知识,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些内容都是考试命题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其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和家蚕相比发育过程少了蛹,这个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表示正确的捕食食物键的是(  )
A.昆虫→蛙→蛇B.青草→昆虫→蛙→真菌
C.青草→昆虫→蛙→蛇D.太阳→草→昆虫→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线形动物的生活方式(  )
A.全部自由生活B.只有寄生生活
C.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生活D.以上全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细胞膜,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鱼肋骨经过煅烧后,变为灰白 色,剩余的是无机物,使骨脆硬.此实验证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2)骨的脱钙实验:使用的溶液是15%的盐酸,待浸泡15min后,则发现骨变得柔韧,证明骨中含有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小明同学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探究,方案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瓶号
种子10粒相同种子10粒相同种子10粒相同种子10粒相同种子
环境条件不放水,置于温暖处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水淹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种子萌发情况0粒9粒0粒0粒
(1)本实验中共有3组对照实验.丙、丁两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吗?不可以原因是变量不唯一.
(2)实验乙和丙对照,变量是温度,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如果小明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乙和丁为一组对照实验.
(4)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5)即使环境条件适宜,被虫咬坏胚的种子也不能萌发.因此,小明同学所用的种子应具有完整的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黏虫发育过程中的四种虫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的四种虫态名称
①成虫  ②幼虫  ③受精卵  ④蛹.
(2)由图可看出,黏虫的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发育.
(3)黏虫的正确发育顺序是3241.(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邹城东部丘陵每年春季的樱桃节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大樱桃以其艳丽的外观、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大樱桃的果实和种子分别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
A.子房壁 胚珠B.子房 胚珠C.子房壁 子房D.胚珠 子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