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所以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依存.下面以牛山森林公园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与依存.牛山环境得天独厚,气候温暖湿润,为多种生理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银杏、水杉等古老珍稀树种,还有槐、杨、榆、柳、柏等常见木本植物196种、草本植物243种,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
(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与依存.牛山森林公园内动物多达56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如图为牛山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的生物通过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松林,但大山雀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松林所受的危害.
(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原因.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草、松;食物网中的其它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比如,猫头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草→松毛虫→大山雀→蛇→猫头鹰;猫头鹰通过该食物链获取能量的效率相对于通过其它食物链获取能量的效率低;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一是通过自身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遗体、排泄物.

分析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各种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藻类,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食物链,以及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解答 解:(1)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因此有人把森林称为天然氧吧.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和竞争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大山雀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未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
(3)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如图中的草和松.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草→鼠→蛇→鹰;草→鼠→鹰;松→鼠→鹰;草→松毛虫→大山雀→蛇→猫头鹰;松→松毛虫→大山雀→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松毛虫→大山雀→蛇→猫头鹰.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机物.
故答案为:(1)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
(2)捕食;大山雀;
(3)草、松;草→松毛虫→大山雀→蛇→猫头鹰;低;分解者

点评 结合题意,分析图形即可正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市民把月季的一根技条直接植在土壤中来繁殖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扦插B.嫁接C.组织培养D.种子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的水量变化,并触摸感觉萝卜的软硬.

(1)A萝卜洞里的水变多,B萝卜洞里的水变少.(选填“多”或“少”)
(2)A萝卜硬度变化是变软.(选填“变硬”或“变软”)
(3)以上实验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浓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所以萝卜细胞失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所以萝卜细胞吸水.(选填“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若实验室光线较弱,在对光时,你一般会选择(  )
A.小光圈、平面镜B.小光圈、凹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D.大光圈、平面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哺乳动物除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和哺乳等特征.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三个大小相同、洁净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已晒过的自来水,调节三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是20℃、常温25℃、30℃,并保持恒定.②将3条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鱼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③安静2分钟后,开始记录鲫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运动次数(即呼吸频率);稍停片刻,重复记录两次.结果如下表:
水温
组别
统计
每分钟鳃盖运动次数(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
20℃52454748
常温25℃112110109110
30℃187185183185
请回答:
(1)该学习小组探究的问题是:水温影响鲫鱼的呼吸频率吗?
(2)乙组与甲组或乙组与丙组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3)实验时除水温不同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保证变量唯一
(4)记录呼吸频率并重复记录两次,求三次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使结果更准确
(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温影响鲫鱼的呼吸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主要是因为(  )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记录,请你分析:
时间
鼠妇数
环境
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4320101201
阴暗6781091098109
(1)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有一个.
(2)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D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或十只以上
(3)分析本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环境中.
(4)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这样处理: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7.蛇和蜥蜴进行冬眠是对环境的适应√.(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