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声波→鼓膜→鼓室→三块听小骨→前庭→大脑的一定区域
B.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C.声波→鼓膜→鼓室→三块听小骨→耳蜗→大脑的一定区域
D.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耳蜗→大脑的一定区域

分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解答 解:据分析可知: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即途径是: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故选:B.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听觉的形成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观察下面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D.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图中标号为③末端的液体与标号为②内的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D.
A.尿素    B.水分    C.无机盐    D.葡萄糖
(3)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是由于图中标号①,即肾小球所起到的滤过作用;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由于图中标号③,即肾小管所起到的重吸收作用.按以上空格顺序,答案应选择以下哪个选项?D.
A.①肾小球  重吸收   ③肾小管 滤过
B.②肾小囊  滤过    ③肾小管 重吸收
C.③肾小管  重吸收   ①肾小球  滤过
D.①肾小球  滤过    ③肾小管 重吸收
(4)若在某病人的尿检单中,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在图中的标号为A.
A.①,B.②,C.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促进其伤口的愈合,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肉、蛋、奶,因为蛋白质(  )
A.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B.是含能量最多的物质
C.能预防坏血症D.能预防脚气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下列结论正是(  )                 
                   实验数据表:(其他条件相同)
种子含水量对萌发率的影响环境温度对萌发率的影响
种子含水量/%30405060708090温度(℃)10152025303540
种子萌发率/%16335673868142萌发率/%9216385784432
A.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
B.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C.表中实验数据能反映出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和含水量
D.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同答:
(1)若该图表示肺循环,则A血管是肺动脉,里面流的是静脉血,该血液是从心脏的右心室心室流出的;B血管是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该血液将流入心脏的左心房.
(2)若该图表示体循环,且此处毛细血管位于骨骼肌中,则B血管内的血液与A血管内的血液相比较:B血管的血液将是氧气和养料相对减少,二氧化碳相对增加.A血管内的血液是由心脏的左心室流出的,B血管内的血液将流入心脏的右心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对某男性遗传病患者进行全基因组DNA测序,最合适的材料来源是(  )
A.精子B.红细胞C.外周血淋巴细胞D.神经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摘除了垂体的小白鼠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原因是(  )
A.食物中缺乏碘B.甲状腺体增大
C.缺少促甲状腺激素D.缺少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请你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4)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不行.因为1只鼠妇具有偶然性,增大误差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取平均值,为什么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6)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
(7)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8)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温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C.
A.光        B.湿度     C.温度        D.土壤中的无机盐
(9)如果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如图的四个装置中,你会选择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大豆是我国普遍栽种的农作物之一,如图四幅图表示的大豆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表示的结构由胚珠发育而来的(胚珠),甲→乙→丙→丁发生的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发生乙图所示的过程,必须的环境条件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3)我们食用的大豆油来自于大豆胚中的子叶部分.
(4)人们常将大豆制成豆浆、豆腐等食品,这些食品被食用后,其中营养物质主要在人体的小肠部位被消化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