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
释放数 | 回收数 | 释放数 | 回收数 | |
工业污染区 | 64 | 16 | 154 | 82 |
非工业区 | 393 | 154 | 406 | 19 |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_____;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_____。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_____的结果。
(4)如果严格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
【答案】性状 保护色 适应性 自然选择 浅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增加,深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减少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
(2)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保护色;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深色桦尺蛾对工业污染区的环境的颜色是适应的。
(3)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如果严格禁止污染物排放,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颜色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娥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增多。深色桦尺娥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不一致,从而容易被敌害发现而不易生存下去,因此深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减少。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赤眼蜂是体型很小的一种蜂,体长只有0.3-1mm。雌蜂专门寻找害虫虫卵,寄生于此,产卵其中。赤眼蜂每个雌虫平均一生可产卵70多粒,最多的可产150粒。赤眼蜂孵出的小蜂以虫卵为食,吃尽虫卵,小蜂就完成了幼虫期,并在虫卵内完成不吃不动的蛹期。可见,赤眼蜂能在害虫还没发生危害的卵期就把它消灭,所以是防治害虫的能手。
(1)赤眼蜂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赤眼蜂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虫四个时期。
(3)赤眼蜂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用赤眼蜂消灭害虫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仔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三: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果皮硬的果实)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从而轻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硬,不容易摔碎,乌鸦会用更好的方法;它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为了安全起见,它不会立刻飞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去享受美味。
资料四: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资料五: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脚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1)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资料三中的乌鸦能巧妙地吃到果仁是__行为,资料四中蚯蚓的行为是__行为,资料五中中小袋鼠的行为是__行为。
(2)如果把资料四中的蚯蚓换成乌鸦,则乌鸦尝试和错误的次数会比蚯蚓尝试和错误的次数要少得多,是因为一般来说,___。
(3)对比分析资料三和资料五,学习行为对于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叶制造的有机物都是通过导管向下运输的
B.大豆种子萌发时幼苗的早期营养主要来自于胚乳
C.移栽幼苗时,带土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D.玉米常有缺粒现象,原因可能是自然因素影响传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古诗描述称:“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惠州被誉为中国梅菜之乡。下列对于“梅菜”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梅菜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B.梅菜是双子叶植物
C.梅菜在生长期间需吸收氮,磷等无机盐D.梅菜的叶子属于营养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