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物质的变化是(  )
A.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B.氧不变,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增多
C.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增多D.氧不变,二氧化碳不变,尿素减少

分析 (1)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解答 解: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
 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物质的变化是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在肾脏的流经途径和成分变化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虽然代谢废物减少,但肾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老年人在听别人说话时,把手掌托在耳廓后边,这样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  )
A.产生声波B.传递声波C.收集声波D.感受声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由(  )产生的.
A.肺泡B.细胞C.血液D.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图是染色体的组成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其基本组成部分是[B]蛋白质和[C]DNA;其中[C]DNA由两条螺旋盘绕的长链组成,上面排列着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基因.
(2)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比如正常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形成的受精卵又有23对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的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的
B.将玉米浸软纵切后,在切面上滴加碘液,发现整个切面都变成蓝色
C.子叶是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
D.种子结构的观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胚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爬行动物的是(  )
A.白鳍豚B.中华鲟C.扬子鳄D.章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下列组织与相应的功能相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⑧]左心房、和[10]左心室;与它们相连的血管对应分别是[①⑤]上下腔静脉、[⑦]肺动脉、[②]肺静脉、和[⑥]主动脉.
(2)若把[9]用线扎紧,从[6]向心脏注水,水会从[⑥]主动脉;流出.
(3列选项中,正确表达心脏血流方向的是B
A.左心房→左心室→静脉    B.右心房→右心室→动脉
C.右心室→左心房→静脉    D.右心室→右心房→动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苔藓植物的假根的作用是(  )
A.吸收水分B.吸收有机物C.固着D.制造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