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比较内容 | 细菌 | 真菌 |
个体大小 | 单细胞 | 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 |
细胞结构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营养方式 | 异养 | 异养 |
繁殖方式 | 分裂生殖 | 孢子生殖 |
组成 | 功能 | 免疫类型 | |
第一道防线 |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 非特异性免疫 |
第二道防线 |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 非特异性免疫 |
第三道防线 |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 特异性免疫 |
解答 解:(1)引起麻疹、手足口病等疾病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这些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唾液或飞沫等传播的”,因此患者的唾液和飞沫属于传播途径.
(3)“材料二中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①督促全市学校、托幼机构加强对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及幼儿聚集场所的卫生清理和通风换气,确保各项消毒措施落实到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②大力宣传和倡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民体质”、③建议大家注意御寒保暖、规律休息、饮食保健,增强抵抗力、⑤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注射,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④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②③⑤(填数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①(填数字)
(4)材料三的图示中,图A表示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图B表示抗体抵抗病原体(抗原)的侵入,属于第三道防线;图C表示人体皮肤的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D表示人唾液和泪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ACD(填字母)能够抵御H7N9型禽流感病毒等各种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5)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措施,目的是产生抗体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图中 B(填字母)即属于该免疫类型
(6)链球菌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引起的,该病原体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链球菌无成形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7)注射流行性感冒疫苗体内产生了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无法预防手足口病.所以“某同学注射了流行性感冒疫苗却无法预防手足口病”,原因是特异性免疫,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8)他第二次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的比第一次多,持续时间长,如图:
(9)抗原与抗体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有什么样的抗原,即刺激人体产生什么样的抗体.注射的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到达预防传染病的效果.如果没有经过系列冷链处理,疫苗灭活不够规范和专业,疫苗可能失效.注射到体内起不到抗原的作用,不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因而有可能引起某些免疫力较差的婴幼儿童发病(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2)传播途径
(3)②③⑤;①
(4)ACD
(5)B
(6)链球菌无成形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7)特异性免疫,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8)
(9)抗原与抗体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有什么样的抗原,即刺激人体产生什么样的抗体.注射的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到达预防传染病的效果.如果没有经过系列冷链处理,疫苗灭活不够规范和专业,疫苗可能失效.注射到体内起不到抗原的作用,不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因而有可能引起某些免疫力较差的婴幼儿童发病(合理即可).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蝴蝶、蝗虫、蚂蚁、蜜蜂 | B. | 螃蟹、蜘蛛、蜈蚣、大鲵 | ||
C. | 蜘蛛、蝴蝶、螳螂、乌龟 | D. | 蝎子、蜈蚣、对虾、鲍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