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图1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B和C,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可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或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另一组是A和C,实验变量是有无叶绿体,可得出的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解答 解:(1)实验前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B和C,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可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或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另一组是A和C,实验变量是有无叶绿体,可得出的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3)滴加碘液后,叶片A处不变蓝,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而B处不变蓝,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上述实验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4)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试管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故答案为:(1)将原有的淀粉耗尽运走;
(2)两;
(3)光和叶绿体;淀粉;
(4)①变浑浊;呼吸;二氧化碳;
②气孔;成熟;导管.
点评 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此为基础提高解题技能、技巧.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 | |
B. | 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和发利用生物资源 | |
C. | 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作用 | |
D. | 生物圈Ⅱ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卵生 | B. | 胎生 | C. | 有性生殖 | D. | 无性生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糖类、脂肪、蛋白质 | B. | 糖类、脂肪、无机盐 | ||
C. | 糖类、脂肪、维生素 | D. | 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