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如果用流程图将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联系起来,便于我们梳理和掌握。下面的流程图错误的是( )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 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用流程图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A不符合题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导;B不符合题意.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 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用流程图可表示为:→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 视觉神经→大脑→视觉,C不符合题意;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血液流动的途径的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即体循环的止点是右心房,而不是左心房,D符合题意。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动物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与捕食相适应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应寄生生活
C.软体动物大多有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
D.鸟类主要依靠气囊进行气体交换,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水分 B.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C.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D.消耗叶片中的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树洞画女孩王月绘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