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材料一: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使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红薯.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它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材料二:黄面兀鹫迁徙于埃及和西班牙之间,它们在西班牙孵卵育雏.在埃及,黄面兀鹫喜欢吃那里的鸵鸟蛋,并可利用工具---石块把蛋砸开.科学家在西班牙把兀鹫刚孵化出来的雏鸟偷来进行封闭式的人工饲养,它们从来没见过鸵鸟蛋.当秋季来临,所有的兀鹫都返回埃及,科学家把人工饲养的这只兀鹫放飞,并在它停留的地上放上鸵鸟蛋,人们发现这只年轻的黄面兀鹫奇迹般地用石块砸开鸟蛋,并把它吃掉.请你分析:
(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一”所表达的猴子行为是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学习获得的?
(2)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二”所表达的黄面兀鹫行为是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3)动物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动物行为的产生,除运动系统外,还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的调控.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解答 解:(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一表达的猴子行为属于学习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2)材料二所表达的黄面兀鹫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3)动物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动物行为的产生,除运动系统外,还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故答案为:(1)学习;学习(或生活经验)
(2)先天性(本能); 遗传物质
(3)越强;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激素)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产生和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发高倍镜   
②玻片向右下移动
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了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⑤转动了细准焦螺旋.
A.①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为病人肌肉注射某种药物后,若跟踪检查,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的部位是(  )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D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构成一株油菜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液泡(细胞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
A.体表有角质层B.生殖器官发达C.消化管结构简单D.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 三部分.
(2)图中[⑨]翅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三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⑦]后足.运动器官都着生在胸部.
(3)图中⑩具有触觉、单眼、复眼以及用于摄食的[④]口器.
(4)综上所述,蝗虫的感觉中心是[10]头部,运动中心是[11]胸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取甲、乙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如图所示:

(1)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根据该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一定反应).
(3)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再举出两种单细胞生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都具有叶绿体和液泡
D.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含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