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例子中,哪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 某个地区的蛙类被大量捕杀导致水稻发生了严重的虫灾
B. 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C.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D. 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斗争关系,这句话中影响螳螂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A.蝉、黄雀B.蝉、黄雀和其他螳螂
C.树、蝉、黄雀和其他螳螂D.树、蝉、黄雀、其他螳螂和水、阳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个面包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按表中A、B、C三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实验处理 | 烘干后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里。 |
实验结果 (5天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在整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组。
(3)从A与B两组实验观察的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C与B两组实验观察的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
汗液 | 尿液 | 呼出气体 | |
休息(一天) | 100 | 1800 | 300 |
运动(另一天) | 2000 | 500 | 600 |
请分析说明:
(1)这两天的失水量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这告诉我们运动时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
(2)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而尿液为什么减少了呢?___________
(3)运动时呼出气体的失水量为什么增加了?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实验活动 | 操作步骤 | 操作目的 | |
A | 观察叶片的结构 | 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 | 保证切片更薄 |
B | 利用酒精脱去叶绿素 | 隔水加热 | 脱色快 |
C |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 | 用滴管向棉絮上滴清水保持湿润 | 隹持小鱼呼吸 |
D | 观察鸡卵结构 | 从鸡卵的钝端敲破卵壳 | 便于观察到气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上述诗句中提到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生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生活在岩石圈也能生活在水圈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的数量日趋减少,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类的捕杀。对此,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蜻蜓点水,孔雀开屏反映了生物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