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有人把原产于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对这一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定向自然选择的过程
D.三叶草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气候比较寒冷的瑞典南部进行栽培,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表明三叶草不适应瑞典南部的环境;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是因为不耐寒的个体被淘汰,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下来,在繁衍的过程中,将这种耐寒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耐寒个体.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是寒冷的天气若干年来定向选择的结果.它不能表明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只能说具有耐寒特性这种变异的三叶草适应新的环境.故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新泰龙廷镇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泡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分布广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宁津县第二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说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不同个体间存在着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 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宁津县第二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宁津县第二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主要标志?( )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即墨长江中学初一上期期末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过程,甲、乙、丙、丁为生物,请分析回答:(13分)
(1)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使光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它在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______的角色。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它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图中的丁大量死亡,图中 的数量会随着减少, 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5)乙→丁的过程中,能量流动是通过____________作用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是随着_____ ___进行的。
(6)由图可以看出,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以____ ____形式循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即墨长江中学初一上期期末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塑料大棚内生产草莓,在适宜的条件下,如改变哪一项,会使产量增加 ( )
A.适当增加氧的含量
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C.适当增加水蒸气的含量
D.适当增加氮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即墨长江中学初一上期期末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层细胞装片,先用“15X”目镜和“10X”物镜与“10X”目镜和“45X”物镜观察装片的同一部位,结果是两次看到的( )
A.视野一样亮 B.物象都是倒像
C.细胞的数目一样多 D.细胞大小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临沐县青云镇中八年级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观察鲫鱼的鳍摆动时,如果剪掉鲫鱼的胸鳍或腹鳍,鱼体将( )
A.不能游动 ;B.不能保持前进方向;
C.身体或左或右翻转,不能自控; D.身体向前游,但只能任其自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