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 ]_______和[ ]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_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 ]_______________
(2)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 ]______传到[ ]_______,其振动通过[ ]_____传到______,刺激了[ ]_______内对声波______________,并将声音信息通过__________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人就产生了听觉。
(3)当上呼吸道感染时,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引起中耳炎,其原因可能是(____)
A.病菌进入血液转移至中耳
B.病菌经外耳直接进入中耳
C.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D.病菌经鼻腔直接进入中耳
【答案】 5半规管 7前庭 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6 9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外耳道 3鼓膜 4听小骨 内耳 6耳蜗 敏感的感觉细胞 听觉神经 大脑的一定区域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②是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③是鼓膜,⑤半规管,⑥耳蜗,⑦前庭,⑧咽鼓管,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⑩小脑。
(1)⑤半规管和⑦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
⑥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2外耳道传到3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4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9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8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故选C。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的浓度要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然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是因为海带细胞的
A. 细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 B. 细胞质中能产生
C.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D. 细胞核中拥有制造碘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感恩父母吧,他们是你人生中最牢固的两块基石。图甲示人类的生殖过程,所以示子宫内的胎儿、脐带和胎盘三个之间的关系,图丙是某家族成员的遗传关系图谱。请识图,分析并作答:
(1)在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
(2)图甲中的A器官是 ,B细胞是新生命的起点,胎儿通过图乙中[ ] 和③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3)图丙中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第一代中的 (填序号)。若5、6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女儿B无酒窝,则B的基因组成为 (用E、e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
(4)自2016年1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行二孩政策,B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有酒窝男孩的概率为 。
(5)若7、8是一对龙凤胎,他们属于 (填“直系”或“旁系”)血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参加植物栽培大赛,种植了一盆蛋茄,由于她每天浇大量水,致使根腐烂,植物死亡,其死亡原因最可能是( )
A.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无法吸收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神经结构模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 1 ]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2)若图表示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的反射活动,则这个反射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或箭头表示)。
(3)假设图中结构[1]是上肢皮肤,[5]是上肢肌肉,当[2]处受伤被切断后,手指不小心碰到热东西,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司机见红灯停车的反射调节示意图,(1) 感觉“红灯”刺激的是眼中的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误的是( )
A.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B.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C. 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 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