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 |
B. |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 |
C. | 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能够逐代积累 | |
D. | 环境对生物变化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
分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 解:A、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因此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故不符合题意.
C、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能够逐代积累,故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生物变化的选择是定向的,即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自然选择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过程,过程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 |
B. | 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 |
C. | 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 |
D.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甲和乙,为非特异性免疫 | |
B. | 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乙和丁,为非特异性免疫 | |
C. | 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丙和丁,为特异性免疫 | |
D. |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抗体一旦产生则终生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 B. | 抗体 特异性免疫 | ||
C. | 抗体 非特异免疫 | D. | 抗原 特异性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