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普阅读题

在热带雨林中,50%以上的植物果实被食果动物(以哺乳类和鸟类为主)取食,并且60~94%的木本植物借助食果动物来实现种子的传播。啮齿类、翼手类和灵长类是传播种子的主要的哺乳动物类群,其中,栖息于森林中的灵长类是大型食果动物。

不同的灵长类取食的果实种类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许多灵长类动物有着较长的消化道,种子滞留时间长,往往能取食大量的种子。它们的口腔大小、牙齿形态会影响吞咽的种子大小与种类。如,南美洲的红背僧面猴属动物因具有高度特化的牙齿,能够取食具有硬质外壳的大型果实。

将种子吞咽后经消化道排出是灵长类动物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倭黑猩猩所传播的植物种子中,93%以上是经消化道传播的。一般而言, 距离母树5米远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母树树冠下的种子, 但只有被传播至距离母树超过100米远的地方, 才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种子传播方式。在巴西片断化森林中体型较大的吼猴属动物具有较长的日间活动距离,能将种子传播至距离母树497米远的地方;少数大型猿类对种子的传播距离有时甚至超过1000米。

灵长类动物不仅能将种子带到适宜萌发的微环境,还促进了植物种子的萌发,并对幼苗的生长有着积极作用。首先,动物消化道对内果皮和种皮进行的化学或机械性摩擦产生了“破皮”作用,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其次,种子外的果肉能抑制种子的萌发,灵长类动物将它们移除起到了“解除抑制”的作用;第三,灵长类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具有施肥效应。如,在委内瑞拉古里水库的陆桥岛屿上,红吼猴粪便的密集堆积能够丰富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幼苗的建成。

灵长类动物对种子的传播影响了植物从种子到幼苗期的存活状态, 最终还影响植物在森林中的空间分布位置。更为重要的是,灵长类动物对种子的传播,对于许多热带树种的成功定居到其他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对维持植物种群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1)能传播种子的啮齿类、翼手类和灵长类,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它们所取食、传播的植物,在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些植物属于_______类群。

(2)距离母树5米以上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母树树冠下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

(3)下列关于灵长类动物对植物果实取食和传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____

A.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会影响其对种子的传播

B.种子经由消化道传播可将种子传播到较远的距离且易萌发

C.灵长类动物粪便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

D.灵长类动物和被取食植物之间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

(4)灵长类等食果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_____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加快了森林植被的更新

C.提高了森林植物的多样性

D.增大森林中动物间的竞争

【答案】 消费者 被子植物 母树树冠下的种子受到母树遮蔽缺乏阳光,无法制造足够的有机物,无法生存//无法获得足够的阳光、水分等资源 C D

【解析】(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空气,水分、光照和温度等组成非生物部分。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祼子植物,祼子植物的种子祼露,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能传播种子的啮齿类、翼手类和灵长类,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它们所取食、传播的植物,在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些植物属于被子植物类群。

(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充足的空气等,内部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的。因此,距离母树5米以上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母树树冠下的种子,原因是母树树冠下的种子受到母树遮蔽缺乏阳光,无法制造足够的有机物,无法生存,无法获得足够的阳光、水分等资源。

(3)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动物不仅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在自然界中,动物与植物是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如动物通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动物对植物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灵长类动物对植物果实取食和传播,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会影响其对种子的传播;种子经由消化道传播可将种子传播到较远的距离且易萌发;灵长类动物和被取食植物之间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灵长类动物粪便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不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故选C。

(4)灵长类等食果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中扮演着消费者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了森林植被的更新,提高了森林植物的多样性,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一个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4只容积为600毫升的烧杯分别贴上A、B、C、D标签.每一个烧杯注入500毫升的常温下的自来水.

②把烧杯A放在一边,保持水的纯净.在烧杯B、C、D中分别加入不含碘的食盐2.5g、7.5g、15g,并搅拌.

③在每一个烧杯里加入18茶匙的青虾卵(一种淡水虾卵).

④用一块方纸片把每一只烧杯盖上.避免光照和接触热的物体.

⑤连续数天,每天观察这些烧杯里发生什么变化,并作好记录.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回答:

(1)你认为这个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__

(2)A杯起作用的是__

(3)请你预测一种实验结果,并说明根据这一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果:__

结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合理用药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对用药的一些认识正确的是

A.越贵的药品疗效越好

B.处方药不需要医嘱就可以服用

C.服用非处方药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

D.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在稻田中有害昆虫数量明显增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害虫的天敌青蛙大量地减少。导致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很可能是

A. 稻田中农作物高度密植,影响通风透气,使青蛙的发育受影响

B. 青蛙的天敌(如蛇类)增多,大量的青蛙被捕食

C.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水质被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青蛙的发育

D. 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青蛙的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新鲜红苋菜的叶片呈红色,将其浸泡在凉水里,凉水不会变成红色;将其泡在沸水里,沸水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红苋菜细胞的什么结构

A. 细胞壁 B. 细胞膜和液泡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就________。越大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0月5日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方面说,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头、 、腹三部分构成

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 属于恒温动物

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答:

4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

5青蒿素杀死的不是细菌,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细胞中的_____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它能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应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资料一:青蒿素从黄花蒿中提取。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二:疟疾是经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

资料三:黄花蒿,和菊同科,能开花,会结果。

(1)疟疾是经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能在人和人之间进行传播。疟原虫是引起这种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的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____,能防止水分蒸发。

(3)疟原虫与草履虫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___________生物。

(4)疟疾的症状之一是贫血,原因是疟原虫直接破坏了人体的血细胞中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