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⑦③⑥⑤④①.
(2)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B
A、让叶片积累更多的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
B、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C、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在叶绿体中
D、保护叶片,顺利完成实验
(3)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设置对照;
(4)在实验中,把叶片放进酒精中加热处理的目的是D;
A、把淀粉溶解在酒精中  B、分解淀粉 C、将淀粉煮熟 D、把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5)天竺葵的叶片在酒精中加热处理后,叶片变成C;
A、白色   B、仍为绿色   C、黄白色   D、蓝色
(6)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入如表
叶片见光部分叶片遮光部分
现象蓝色不变蓝
(7)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②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⑦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放在光下照射、③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⑤用清水漂洗叶片、④滴加碘液、①显色观察. 故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是②⑦③⑥⑤④①.
(2)图②操作“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有机物被消耗或运走.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3)图⑦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形成对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4)、(5)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脱色时要隔水加热.
(6)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本实验的现象: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
(7)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故答案为:
(1)②⑦③⑥⑤④①
(2)B
(3)设置对照(或对比)
(4)D
(5)C
(6)变蓝;不变蓝
(7)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哪一组物质在血浆中找不到(  )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B.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
C.水、二氧化碳、血浆蛋白D.氧、无机盐、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2”汶川大地震牵动每个中国人的心,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大灾之后防大疫”,预防传染病,是救灾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1)在灾区,人们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有效预防传染病.下列具体
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个方面?
①及时隔离传染病患者,属于A.
②医护人员穿防护服进入传染病隔离区,属于B.
③及时对灾区进行全面消毒,属于B.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2)为了预防传染病,部分灾区人民需要接种疫苗,这种免疫方式属于A.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3)新速效感冒片可以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服用前应先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图).成年人服用剂量为一次一片,一日两次,该药贮藏要求是遮光,密闭保存,有效期为2年.
(4)请从珍爱生命角度,为灾区人民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酵母菌发酵的小实验.使挤扁的气球胀大的气体是(  )
A.水蒸气B.酒精气C.氧气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示为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肾单位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中G代表肾小球,I代表肾小管,则B代表了肾小囊.
(2)A和C代表了尿的形成过程中两个重要的阶段,A代表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代表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经过A作用后,B中的液体是原尿,经过C作用后,从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D是尿液.
(4)从血液循环的角度来看,血管E、F应该是动脉(动脉/静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C.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玉米是雌雄同株,植株A与植株B相邻种植,请分析回答:
(1)如图所示,玉米的花粉既可以落在同一植株的柱头上(如杂交Ⅰ)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杂交Ⅱ),玉米的这种传粉方式属于异花传粉.自然状态下,玉米的这种传粉需要风作为媒介.
(2)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常用的方法是合理密植(任写一条)
(3)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某同学在自家的高茎(基因组成为TT)玉米田里,发现了一株矮茎玉米,请完成该同学的设计的探究矮茎玉米性状出现原因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①将矮茎玉米与高茎玉米杂交,获得子一代.
②让子一代个体进行如图中杂交Ⅰ方式传粉,获得子二代.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子二代只出现了高茎一种性状,则矮茎性状是环境改变引起的.是不可遗传变异
②若子二代出现高、矮茎两种性状,则矮茎性状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是可遗传变异
写出步骤②子二代出现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地闯进了一户主人不在家的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越窗进入屋内…闻讯赶回家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遁入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逐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
(1)母狼捕咬鸡群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中的捕食行为;母狼捕咬鸡群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2)“狼孩”的表现说明:正常人的言语是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才能逐步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的建立必须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必须在(  )
A.沙堆上B.水中C.土壤中D.岩石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