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 解:(一)由题干“几个同学对‘孑孓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可得提出问题: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作出假设: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实验设计:
①设置对照实验分甲乙两组;实验变量是有无铁丝网,甲组有铁丝网如甲图所示将孑孓阻挡无法到达表层作为对照组,乙组没有铁丝网阻挡作为实验组.
②强调相同点: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材料(等数量的孑孓),用具(等大的烧杯、等量的水),甲乙所置环境;
③强调变量: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有相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有无铁丝网);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看到甲组孑孓衰弱死亡;乙组孑孓正常生活.
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因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
得出的结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二)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5×10═50(倍);
故答案为:(一)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对照;因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二)50.
点评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锥形瓶编号 | A | B | C | D |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 | 3 | 11 | 25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 |
B. |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 |
C. | 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 |
D. | 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消灭病原体 | B. | 控制传染源 | C. | 切断传播途径 | D. | 保护易感人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