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李敏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按照图中分别连接好,然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再将甲、乙两套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四天后,甲装置中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没有变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甲、乙、丙三套装置中的肉汤用酒精灯煮沸的目的是将肉汤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排除其他细菌对实验的干扰.
(2)乙装置中的肉汤没有变质的原因是弯管阻挡了微生物(或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的结果.
(4)甲、丙两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温度.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然没有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微生物(或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分析 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解答 解:(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将甲、乙、丙三套装置中的肉汤用酒精灯煮沸的目的是将肉汤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排除其他细菌对实验的干扰.
(2)通过甲和乙装置的对照,乙装置通过弯管阻挡了微生物(或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内,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的结果.
(4)甲、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5)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微生物(或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1)将肉汤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排除其他细菌对实验的干扰;
(2)微生物(或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内;
(3)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的结果.
(4)温度;
(5)低温抑制微生物(或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以及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在这两种单细胞生物中,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是细菌.
(2)细菌和酵母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制造有机物.
(3)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因是其细胞中有[A]细胞核;而细菌只有①DNA集中的区域.
(4)图中所示的酵母菌上长出一个芽体,这是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
(5)做面包和馒头时,都离不开酵母菌,这是因为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受热膨胀使面包或馒头松软可口.
(6)人类利用细菌或真菌可以制作多种发酵食品,请你个举一例:酿酒要用到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有静脉血的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A→C→B→D(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血液流径体循环比肺循环的路径较远,所以心脏的D壁最厚(用图中字母表示).
(4)假如图中②所代表的是气体,它应该是氧气.
(5)当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先进人心脏的A(用图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细胞的精妙结构决定了它的特定功能.如图所示的神经细胞能(  )
A.控制动物行为B.完成反射活动
C.调节生命活动D.接受信息、传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制作酸奶和米酒时,用到的菌种是(  )
A.醋酸菌、乳酸菌B.乳酸菌、乳酸菌C.乳酸菌、酵母菌D.乳酸菌、霉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动物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实验步骤如表所示:
实验步骤A缸B缸
步骤一500毫升池塘水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水温25℃水温25℃
步骤三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大小及健康状况相似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加入10克蝌蚪饲料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每天观察并记录蝌蚪发育的情况,看哪组蝌蚪先发育成青蛙
(1)找出这个实验方案中的两处错误:错误①:步骤三应改为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以上);错误②:步骤四A、B两缸加入的饲料应等量.
(2)实验方案改进后,A缸和B缸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本实验应再重复进行1-2次并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
(3)用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若出现预期的实验结果,即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应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如果要证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选择同一批孵化、大小及健康状况相似的蝌蚪,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甲组不作处理,喂食正常饲料;乙组切除甲状腺并喂食正常饲料;丙与乙组处理方法相同,但喂食添加了少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观察蝌蚪的发育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人.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如今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全球患病总人数达数亿.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还有一些通过母婴传播的婴儿出生就携带HIV,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携带的HIV患者属于传染源.
(3)病人输血时一定要严格审查,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从控制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做好出入境检查,严防生物入侵
C.为了方便,出行多开私家车
D.实施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体检中,小明同学的胸围差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1cm,9cm,10cm.小明的胸围是(  )
A.11cmB.9cmC.10cmD.9.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